2006年9月24日星期日

瘋狂過後,回復平靜

整個星期是黑暗的一週,一定要好好的休息及輕鬆一下才可以平衡自己的心理。

 

星期五下班後相約了幾位友人到火鍋店吃晚飯,因為我要加班,所以他們先行到火鍋店,而我便獨自一個隨後到達。

 

我是一個不喜歡遲到,不喜歡在聚會中途才出現的人,因為我享受由聚會開始的氣氛,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相反,如果在聚會中途才出現的話,很多時候會跟不上朋友的話題,而自己會顯得格格不入。

 

雖然這次不算是遲到,但到達目的地時,大家已經在談笑風生,慢慢熱身,幾經辛苦才能溶入成為他們其中一份子。

 

友人對我真的不錯,知道我從公司趕到,紛紛為我遞上食物,令我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朋友的熱情款待,我也不知如何回報,只好不停地說著「謝謝」。

 

飽餐一頓之後,我們便到另一處喝東西談天。

 

幾個朋友圍在一張小小的桌子,一邊喝著手上的飲料,一邊談著舊日的趣事,笑聲滿佈整個室內。

 

無論是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大家一起大笑時,我也會有意無意地大笑起來,好像希望利用笑聲來遮掩著內心的疲累及不快,很多時候,在聚會結束時,我的喉嚨也會因為笑得太多而變得沙啞,但是我卻享受著喉嚨變得沙啞的感覺。

 

這晚,我們邊說邊玩,玩著一個類似問答遊戲,輸了便要被朋友問一條問題。

 

看似一個很無聊的遊戲,但朋友們卻很認真地作答,有些問題很認真,有些卻很古怪搞笑。

 

雖只是一個遊戲,但原來要誠實地認真作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答問題並不困難,因為最真的答案只有自己知道,要是說謊,別人也不會察覺得到的,但是每個人也要面對自己的良心,是否真心話,便要看各人的態度了。

 

在遊戲途中,自己也不幸地被問問題。

 

在朋友心目中,我是一個很「正經」的人,因此,他們要挖空心思才能想出 一兩 條比較「古怪」或平常不敢問的問題。

 

最常問的便是「最要好」及「最討厭」的人。

 

真心的想著,這兩種人也沒有立時在我的腦海中飄過,是不是我太理智呢?抑或是我太無情?

 

「最要好」的人──在我來說,每個人也是好人,我也想與每個人成為好友。

「最討厭」的人──這是相對性的,在這一刻,某人或許真的令人討厭,令自己心煩氣躁,恨不得他立即在自己面前消失。但其實只要時間一過,什麼討厭的事也變得不再討厭,也可能是怒氣退下,在對方的立場出發,會明白當天他為可會有這樣的行徑,了解對方的出發點時,便不會再討厭對方了。要討厭一個人,比喜歡一個人會更辛苦,那為什麼要辛苦自己呢?在世上多一個朋友,不是比多一個敵人好嗎?

 

可能是自己平日生活太單調,朋友也很難在我身上找到問題,因此我便做了「無賴」,把答問題的權利送給另一位朋友,她不但沒有反對,相反更很樂意地回答各式各樣的問題呢!

 

而透過這次的遊戲,當中也有不少的深情對話,彼此也加深了不少認識呢!

 

不知不覺間,在哈哈笑聲中度過了幾小時,身體已經極度疲累,回到家中,不消一會兒便倒頭呼呼大睡,不會因為疲勞過度而失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