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1日星期二

矛盾的心情

因為為人太感性,所以理智上要令自己比一般人變得更理智;

因為自覺太理智,所以情感上要令自已懂得如何把情緒釋放;

 

理智與感性,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看似不能同時並存的性格,卻在同一時間、同一身軀內出現。

 

矛盾的心便隨之而起。

 

看書、看電影甚至看電視的時候,少不免會有些觸動人心的劇情,想看,但卻又很怕看。

 

想看,是因為它或多或少說中自己心中的感受,很有感同身受的感覺,看到某一處,更可能因為太感人而掉下眼淚。流下眼淚,只因一時感觸,而非軟弱。哭一場,鬱在內心的情緒得以釋放,淚水就像清潔劑一樣洗淨心中不安的感覺。抹乾臉上的淚痕後,又可以重新站起來,嘻哈大笑;

 

不想看,因為內心的理智在作祟。看到太悲傷的場面,一方面想看,另一方面卻覺得,現實生活已經夠可憐、夠殘忍了,如果連在娛閒的時間內還要看著人性最醜陋的一面,未免對自己太殘忍了。相反,看一些輕鬆簡單的劇情,會令心情愉快一點。可是太幸福、太一帆風順的情節,又會給我一個很不切寶際的感覺,會常常問自己,「現實會有這樣簡單、這樣沒煩惱的嗎?」這時,理智會告訴自己,這些只不過是天馬行空下想出來的美好情景,一定不能太過相信。過份地相信童話般的生活,漸漸缺乏危機意識,當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困擾時,便會不堪一擊。

 

在這兩種心情交替下看書、看劇情,真的很需要自我調節一番。當中雖然不能太過情緒化,同時也不能太過「無動於衷」,在適當的時候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平衝一下起伏不一的心情,不是更好嗎?畢竟,我也只是一個凡人,如果連看戲也處處抑制的話,對自己未免太殘忍了!

 

童話,可能未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卻深信,在世間上某一落角,某人的夢想會成真,童話般的生活會降臨到他們的身上。

 

間中徘徊在現實與幻想之間,又有何不好?

 

間中發發白日夢,也是一件好事。只要記得在適當時候,把自己從幻想中拉回現實生活便可以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