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以自拍為樂時,我卻對自拍毫無興趣。
或許是自己不懂當中的竅門與秘訣,自拍出來的效果往往強差人意;另一方面,自己沒有標誌的面孔,自拍只會把缺點無限放大,驚嚇程度倍增,哪又情何以堪呢?
習慣了獨自行事的我,面對最苦惱的事,莫過於在面對美景時未能為自己留下一幀相片作「留念」(因此,我已培養了只拍風景、食物等死物)。除非有腳架或調教時間掣,否則,只好把手機/相機拿在手而為自己留下一幅自拍照。奈何角度及生理上(手的長短)的問題,相片總是千奇百怪,為此,我已幾乎放棄了為自己自拍了。要拍照,唯有硬著頭皮請附近的途人/友人幫忙。
無可否認,有些人,臉部輪廓極佳,無論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是左是右,拍出來的相片都是美得令人驚嘆不已。
個人認為,拍照時的心情多是美好的。試想想,心情不佳時,何來衝勁為自己留下「剎那倩影」?因此,對於一些人能在心情低落時,還可以自拍(然後當然與人「分享」)感到莫名其妙。是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有多沮喪?是希望人家對自己多加關注?是希望別人對自己作出安慰?
自問無法想像,當自己哭得眼紅紅時怎樣拿出手機(或相機)為自己對焦?流淚的樣子,或許是楚楚可憐,但更多時候是不堪入目!哭得美,只會在電視(或電影)內的情節、經過精心策劃下才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能哭得美的幾乎沒什麼可能,除非,那是刻意營造出來的效果。如此一來,當中有多傷心或悲傷?要是真的傷心,不是更需要一個枕頭來痛哭,或是垂頭喪氣得連抬頭的氣力也沒有?哪還有閒情逸緻拿出相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