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5日星期三

長髮幽靈

數星期前,友人Gloria相約我一起去看話劇。以往她也曾經約我一起去看戲、吃飯,但可惜每次她都因有事而爽約,在我心中她已成為了「飛機天后」。雖然知道她是因為有事在身,而非故意爽約,但心中仍會害怕她會重滔覆轍。而她也自知自己以往的「記錄」,故此,每隔三兩日便會來電提醒我(可能也是在提醒她自己吧!

)


今天下班前接獲她的電話,心中正盤旋著她不會再爽約吧?淘氣的她一開始便假裝不能到來,當我正懷疑著時,她禁不住因她自已能成功玩弄我而大笑起來!而我也因為能「成功」地與她看話劇而感到「高興」。


匆匆與她往灣仔吃過晚飯後,便到達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這還是我第一次在香港看話劇呢!


今天觀賞的話劇劇名叫「長髮幽靈」,劇情講述一個女孩(陳大妹)為了一睹偶像鳳娜的風采,便到片場當場記,看盡片場的古怪事件。偶像鳳娜擔心自己韶華老去,美麗不再,便跑去整容隆胸,目的是為了在片場與另一女主角(菁菁)爭男友(冼偉),爭戲份,爭排名。


片場中盛傳鬧鬼,死去的是另一位自殺死去的女星婷婷,片場中各人也因鬧鬼事情而心慌膽怯。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大妹變成新一代玉女明星,在得到幽靈婷婷的幫助下,大妹成為大受歡迎的明星,而鳳娜、菁菁、冼偉卻先後不能在劇中當上主角。


而令我最深刻的場面便是劇中的驚嚇場面。
其中有一幕是說幽靈婷婷無處不在,冷不防她突然出現在觀眾之間,這是驚嚇一。


驚嚇二,也是最驚嚇的,莫過於在其中一幕說著幽靈婷婷為了幫助大妹而與其他鬼魂一起在片場出現來嚇走人,當大家在心中數著一個、兩個、三個、四個鬼魂時,在劇院的上空竟吊下兩個「假鬼」!這個突如其來的驚嚇確實是把在場的觀眾嚇呆及大叫(當然也包括我在內啊!

)

第一次看話劇,確實給我一個很新鮮的感覺,場地雖小(腳步空間不足,我的膝蓋緊緊貼著前座座位),但給觀眾一個近距離的接觸,還有那突如其來的驚嚇(在宣傳海報上也有提及)令我印象難忘。

2006年7月4日星期二

青春的印記

青春一去不返,沒有人會告訴你現在是否青春,她會悄悄的來,也會悄悄的走。

當你問自己「青春」在那裏時,她可能已隨著無情的光陰離開自己了。

回想起,當自己正值「少年十五二十時」,我在做什麼呢?

讀書?玩樂?發呆?

年少的我沒有什麼娛樂,除了上課、溫書外,陪伴我最多的便是電視及收音機了。

放學後,做完功課,溫習完畢之後便會扭開收音機。

每天收聽一至兩小時,生活、事時、音樂資訊通通都是從收音機中聽回來。

年青人都愛聽音樂,那時正值音樂的全盛時期,愛聽音樂的我,什麼歌也聽:

「四大天王」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當然不能少;

「玉女掌門人」周慧敏、楊采妮等;

「實力派」李克勤、譚詠麟、黃凱芹、彭羚等;

其他的有草蜢、Beyond等‧‧‧

當中不少歌曲更是耳熟能詳,直到現在在收音機聽到還能朗朗上口呢!

收聽收音機,除了歌曲外,不得不提那些唱片騎師,他們的口才及急才,的確令人回味,其中的表表者便是陪伴很多年輕人渡過讀書時期的「軟硬天師」。

 

「軟硬天師」即將有演出,門票一出,即告搶購一空。門票受歡迎的原因,除了一直支持他們的聽眾之外,另一原因是大眾都想從他們的表演中尋回惜日的回憶。

雖然我並不是他們的忠實聽眾,但畢竟我也是從他們的聲音中成長的,心中不其然想看一看十年後的他們有什麼表演。

當知道他們會再度「加場」時,感到十分開心,因為有機會可以去看他們的表演了。

今天中午,吃過午飯,便到售票處看看,希望能碰碰運氣買到門票。

可惜當我到達時我被嚇呆了。大部份的門票經已沽空,剩下的全是「單」位。雖然只剩下一些不太理想的坐位,但仍然有很多男女在排隊購票。

可是我個人覺得這些歡樂的節目應該要與友人一同分享,坐在一起,一齊大笑,一起狂笑,才有氣氛的,如果一個人坐著看節目或是與友人分開而坐,感覺上並不完美,因此即使還有機會看這難得的節目,但我還是放棄了購票的機會。感覺上是有一點點可惜,唯有等待節目製成DVD才欣賞他們的演出,才慢慢尋回我那逝去的青春吧!(還沒開Show便想著DVD,真過份!

)

 

這邊廂懷著失望的心情,未能回憶小時的青春回憶,那邊廂,「青春的豆豆」卻靜悄悄地在我面上跑出來!


可能是近日工作比較緊張,在睡夢中還會發惡夢,夢見上司三番四次的暗示自己的工作表現不佳,那種誠惶誠恐的感覺至今仍歷歷在目,「青春的豆豆」可能便乘機跑出來示威一番,向我作出警報,要開始注意身體了。


誰說「青春的豆豆」只會在年青人身上找到?

青春的印記正在我的面上示威呢!

看誰還敢說我不青春!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

總有你鼓勵

因懶惰之過,上星期與友人High Tea 的相片遲遲未能發放給友人,相反,友人卻能在即日晚上整理好照片以及發給我,令我覺得很慚愧。

在兩人的催促下,終於在一星期後的今天把相片交送給她們。

其中一位友人看完後(其實在當天我們已在各人的相機內看了一遍,只不過相片未能放大而已),竟然稱讚小妹的攝影技術又有進步了。

聽到後第一個反應是「真的嗎?不要哄我啊!」

姑勿論友人的稱讚是真是假(她說是真的啊!

),能夠得到她的一句鼓勵,我心情真的很開心,令我更有動力去影更多更多的相片!

跟著我們還相約在八月時再出來影相呢!

 

根據姨姨的轉述,當我還是幾歲大的小妹妹時,我對相機鏡頭並不抗拒,要什麼pose有什麼pose的。但當踏入青春時期的我,突然變成「相機恐懼症」。只要一感覺到有相機或鏡頭之類的物體在十米範圍內出現時,我會全身僵硬,面部表情立即變得生硬,無論姨姨作出任何的指示,全部不得要領。眼看著如何逗著我,我也是「黑著面」,漸漸她也沒有心機跟我拍照了。


(相反現在的我開始不抗拒影相呢!)


小時沒有什麼娛樂,常常跟著大人去一些展覽(什麼花展呀、書展呀、畫展呀等等,因為免費嘛,只需要車資便可以有一整天的免費娛樂了

),年紀小的我開始並不懂得欣賞,只是覺得很悶,(小孩子總想到公園玩耍吧!)不停嚷著要離開。

相反,現在人長大了,加上又擁有一部相機,慢慢便學會欣賞四周的景物,現在的我反而很喜歡影景物,花草樹木、天空、太陽等等,當然少不了人物啊!

 

每天下班回家,都是經過同一條路,但我每天卻被藍藍的天空,淡黃的黃昏吸引著。即使每天看著相同的天空,相同的太陽,我還是很有衝動把它拍下來。

回看我的相簿,我想我拍得最多的便是的窗外的天空了。

2006年7月2日星期日

「衝出家門,向旺角出發」


刺熱的天氣,藍天白雲,耀眼的陽光映照在大廈的窗外,令人連眼睛也睜不開。

今天,我決定「衝出家門,向旺角出發!」

 

「犯賤」的我,在星期一至星期五要上班的日子一定起不了床,一到週末,生理時鐘往往與我為敵,總是叫我在晨早時份早早醒來,遠比要上班的日子還要早起床,真叫人懊惱不已。

今天,一個不屬於我的電話把我從夢中喚醒,從此不能再進入夢鄉。無可奈何之下唯有乖乖的起床。

無無聊聊的過了一個上午,十二時媽媽說難得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在家中(其實還差一人,但總比只有兩口子的好多了),倒不如一家人一起去「飲茶」。

到達酒樓門外,人頭湧湧,「飲茶」去不成,唯有轉變地點,到家中附近新開幕的「大快活」吃午餐。

可能是新鮮感的關係,很多人也到那裏試試,我當然也不例外啊!

找了一張四人桌,我們便各自點選食物。有趣的是,平常我不太留意別人選什麼餐的,今日忽然變得很「細心」,發覺每人點選的食物也是跟隨自己的性格:

爸爸:四寶飯 (男人最喜愛的「燒味飯」

)

媽媽:咕嚕肉飯(家庭主婦最喜愛的「中菜小炒」

)

我:忌廉粟米肉粒飯+田園沙津 (少女最喜愛的「纖體瘦身」食物

)

弟弟:咦?又是四寶飯?(沒有相約下竟會點相同的飯,更加証明男士是喜愛吃「燒味飯」!)

 

匆匆吃完午餐後,我便先行離開,因為我有約,正式「衝出家門,向旺角出發」!

今天的目的地是旺角,原因是上星期收到電話,說可以「免費試玩一次瑜珈」(呵呵‧‧我當然不會上當啊!不過既然免費,而我又從未試過做瑜珈,身為現代的女孩子,又豈能不試試?

)

坐在電車上,路程與平日上班雖然一樣,但心情卻是輕鬆愉快的。

慢慢的享受著窗外吹來的涼風,感覺真的很舒服。

其實我不是十分喜歡在假日到中環的,沒gel頭的我,頭髮蓬鬆的我,深怕被錯認為外藉傭工。呵呵!

人頭湧湧的中環街頭,好不容易才能擠進地鐵站內。當地鐵經過金鐘時,無聊的我抬頭一望那電子告示板,一看可把我嚇呆了!

「下一站:坑口」?

我不是在中環上車的嗎?再看,仍舊是一樣。

我決定在下一站細心看清楚,廣播說著「下一站:尖沙咀」但告示板卻再次打出「下一站:坑口」,這次我確定了是告示板出錯,而非我乘錯車。

到達旺角後,便往目的地出發。

那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地方寬敞,感覺很舒服。

經過一輪介紹後,便往其中一間課室上我人生的第一課瑜珈。

導師不錯,著我們拿些輔助工具便開始上課了。

因為很多女同學都是第一次上課,而這課也是為初學者而設的,所以難度不是太高,只是教導一些基本的呼吸及伸展運動。

一小時很快便完結了,收拾好東西便往沖涼。浴室的設計真的不錯,令我覺得很清新,很舒服。

沐浴之後,我知道是「戲肉」的時候。

女職員著我坐在一旁,一邊解釋店內的設施,一邊推銷著這地方有多好有多好。

我心想,價錢最重要,如果月費是五百元的話,我也會考慮的,但我知道以那裏的裝修及設備來估計一定會超過我所想的。

的確我沒有估錯,「知慳識儉」的我當然不停地說「要考慮」,她便不停地遊說我,問我有什麼問題,看看她能否幫得上忙。

我絞盡腦汁地想著千個萬個理由有望可以推卻她,最終我也能不為所動(心想:Yeah

) ,成功離去,而她也很好,並沒有因為我沒有參加而「變臉」。

轉身離開之後,橫豎也「山長水遠」的來到旺角,(我已經很久沒有到旺角了,真算不上是一個現代年青人呢!) ,不四處走走真對不起自己。

熱鬧的旺角,孤單的我,在擠迫的鬧市中令我覺得很不是味兒。

從小到大,我也覺得旺角不是屬於我的:

年少的我覺得旺角太「In」,我跟不上潮流;

長大的我覺得旺角太「Young」,是「後生仔」、「年青人」的世界。

 

匆匆的遊過旺角後,便乘巴士回家了。

慢慢走在街上,剛站在車站,不用十秒的時間,回家的巴士便隨之到站 (我真好彩啊!如果錯過了這班車,又要在又熱又曬的街上多等十五分鐘呢!)

日間的車程與晚上的截然不同,感覺既陌生,也熟悉。

隨著陽光的方向回家,一天的「活動」便告結束了。

「衝出家門,向旺角出發」


刺熱的天氣,藍天白雲,耀眼的陽光映照在大廈的窗外,令人連眼睛也睜不開。

今天,我決定「衝出家門,向旺角出發!」

 

「犯賤」的我,在星期一至星期五要上班的日子一定起不了床,一到週末,生理時鐘往往與我為敵,總是叫我在晨早時份早早醒來,遠比要上班的日子還要早起床,真叫人懊惱不已。

今天,一個不屬於我的電話把我從夢中喚醒,從此不能再進入夢鄉。無可奈何之下唯有乖乖的起床。

無無聊聊的過了一個上午,十二時媽媽說難得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在家中(其實還差一人,但總比只有兩口子的好多了),倒不如一家人一起去「飲茶」。

到達酒樓門外,人頭湧湧,「飲茶」去不成,唯有轉變地點,到家中附近新開幕的「大快活」吃午餐。

可能是新鮮感的關係,很多人也到那裏試試,我當然也不例外啊!

找了一張四人桌,我們便各自點選食物。有趣的是,平常我不太留意別人選什麼餐的,今日忽然變得很「細心」,發覺每人點選的食物也是跟隨自己的性格:

爸爸:四寶飯 (男人最喜愛的「燒味飯」

)

媽媽:咕嚕肉飯(家庭主婦最喜愛的「中菜小炒」

)

我:忌廉粟米肉粒飯+田園沙津 (少女最喜愛的「纖體瘦身」食物

)

弟弟:咦?又是四寶飯?(沒有相約下竟會點相同的飯,更加証明男士是喜愛吃「燒味飯」!)

 

匆匆吃完午餐後,我便先行離開,因為我有約,正式「衝出家門,向旺角出發」!

今天的目的地是旺角,原因是上星期收到電話,說可以「免費試玩一次瑜珈」(呵呵‧‧我當然不會上當啊!不過既然免費,而我又從未試過做瑜珈,身為現代的女孩子,又豈能不試試?

)

坐在電車上,路程與平日上班雖然一樣,但心情卻是輕鬆愉快的。

慢慢的享受著窗外吹來的涼風,感覺真的很舒服。

其實我不是十分喜歡在假日到中環的,沒gel頭的我,頭髮蓬鬆的我,深怕被錯認為外藉傭工。呵呵!

人頭湧湧的中環街頭,好不容易才能擠進地鐵站內。當地鐵經過金鐘時,無聊的我抬頭一望那電子告示板,一看可把我嚇呆了!

「下一站:坑口」?

我不是在中環上車的嗎?再看,仍舊是一樣。

我決定在下一站細心看清楚,廣播說著「下一站:尖沙咀」但告示板卻再次打出「下一站:坑口」,這次我確定了是告示板出錯,而非我乘錯車。

到達旺角後,便往目的地出發。

那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地方寬敞,感覺很舒服。

經過一輪介紹後,便往其中一間課室上我人生的第一課瑜珈。

導師不錯,著我們拿些輔助工具便開始上課了。

因為很多女同學都是第一次上課,而這課也是為初學者而設的,所以難度不是太高,只是教導一些基本的呼吸及伸展運動。

一小時很快便完結了,收拾好東西便往沖涼。浴室的設計真的不錯,令我覺得很清新,很舒服。

沐浴之後,我知道是「戲肉」的時候。

女職員著我坐在一旁,一邊解釋店內的設施,一邊推銷著這地方有多好有多好。

我心想,價錢最重要,如果月費是五百元的話,我也會考慮的,但我知道以那裏的裝修及設備來估計一定會超過我所想的。

的確我沒有估錯,「知慳識儉」的我當然不停地說「要考慮」,她便不停地遊說我,問我有什麼問題,看看她能否幫得上忙。

我絞盡腦汁地想著千個萬個理由有望可以推卻她,最終我也能不為所動(心想:Yeah

) ,成功離去,而她也很好,並沒有因為我沒有參加而「變臉」。

轉身離開之後,橫豎也「山長水遠」的來到旺角,(我已經很久沒有到旺角了,真算不上是一個現代年青人呢!) ,不四處走走真對不起自己。

熱鬧的旺角,孤單的我,在擠迫的鬧市中令我覺得很不是味兒。

從小到大,我也覺得旺角不是屬於我的:

年少的我覺得旺角太「In」,我跟不上潮流;

長大的我覺得旺角太「Young」,是「後生仔」、「年青人」的世界。

 

匆匆的遊過旺角後,便乘巴士回家了。

慢慢走在街上,剛站在車站,不用十秒的時間,回家的巴士便隨之到站 (我真好彩啊!如果錯過了這班車,又要在又熱又曬的街上多等十五分鐘呢!)

日間的車程與晚上的截然不同,感覺既陌生,也熟悉。

隨著陽光的方向回家,一天的「活動」便告結束了。

2006年7月1日星期六

人在異鄉倍思「食」

一想到食,星加坡有海南雞飯;印度會想起咖哩;香港呢?你會想起什麼?

粥粉麵飯?咖喱魚蛋?菠蘿飽?雲吞麵?蛋撻?叉燒飯?還有‧‧‧‧‧

以上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也常常吃到,但當有一天發覺自己不能隨意吃到這些香港特色小吃時,感覺而會如何?

 

很多時候,平常我們覺得平凡不過的食物,吃得多會覺得有點膩,想轉轉口味,試試日本菜,泰國菜等等。

但當離開屬於我們的家一段時間時,不論是到外地讀書也好,工作也好,或多或少也會有點「思鄉」的情緒。

 

尢記得上次出門,心裏懷著興奮的心情出發,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日子過得總算不錯。忽然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不同的食店,心中突有衝動想吃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可惜找來找去總找不到,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給我找到一間麵店,立即點了一心想吃的雲吞麵。

一碗熱騰騰的麵放在眼前,感動非常。提著筷子,小心翼翼地吃著。

麵就是麵了,可是跟平日吃到的卻不一樣。吃著吃著,好像還差一點點。

原來麵雖相同,感覺卻可以是完全兩回事。

沒有朋友相伴,沒有家人在旁,吃不出一點兒的溫情,「食之無味」是唯一的感覺。

「人在異鄉倍思食」,以往覺得平凡不過的食物竟然對自己起了化學作用,想吃的不能吃,想說的不能說,想見的不能見,複雜的心情只有當時人才能體會得到。

自問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個人做事,一個人吃喝玩樂,一個人在途上對我來說並不困難,並不會令我「想家」。相反,一頓飯卻可以令我變得「多愁善感」,令我想立即有回家的感覺,想吃家人煮的餸菜,一頓飯變得毫無味道。

 

有外國朋友到港,一頓歡迎飯實在少不了,每次費盡心思找一間好的菜館來歡迎他們。而他們倒是「識飲識食」的一群,上酒樓「飲茶」一定不能少,到茶餐廳吃一個「常餐」已令他們吃得津津有味,還有各式各樣的街頭小食等等,令他們食指大動!

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作為東道主的我也覺得能生活在香港真有福!

 

想著想著,肚子有點餓呢!宵夜雖好,但為了健康著想,還是想想算了吧!


 

人在異鄉倍思「食」

一想到食,星加坡有海南雞飯;印度會想起咖哩;香港呢?你會想起什麼?

粥粉麵飯?咖喱魚蛋?菠蘿飽?雲吞麵?蛋撻?叉燒飯?還有‧‧‧‧‧

以上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也常常吃到,但當有一天發覺自己不能隨意吃到這些香港特色小吃時,感覺而會如何?

 

很多時候,平常我們覺得平凡不過的食物,吃得多會覺得有點膩,想轉轉口味,試試日本菜,泰國菜等等。

但當離開屬於我們的家一段時間時,不論是到外地讀書也好,工作也好,或多或少也會有點「思鄉」的情緒。

 

尢記得上次出門,心裏懷著興奮的心情出發,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日子過得總算不錯。忽然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不同的食店,心中突有衝動想吃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可惜找來找去總找不到,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給我找到一間麵店,立即點了一心想吃的雲吞麵。

一碗熱騰騰的麵放在眼前,感動非常。提著筷子,小心翼翼地吃著。

麵就是麵了,可是跟平日吃到的卻不一樣。吃著吃著,好像還差一點點。

原來麵雖相同,感覺卻可以是完全兩回事。

沒有朋友相伴,沒有家人在旁,吃不出一點兒的溫情,「食之無味」是唯一的感覺。

「人在異鄉倍思食」,以往覺得平凡不過的食物竟然對自己起了化學作用,想吃的不能吃,想說的不能說,想見的不能見,複雜的心情只有當時人才能體會得到。

自問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個人做事,一個人吃喝玩樂,一個人在途上對我來說並不困難,並不會令我「想家」。相反,一頓飯卻可以令我變得「多愁善感」,令我想立即有回家的感覺,想吃家人煮的餸菜,一頓飯變得毫無味道。

 

有外國朋友到港,一頓歡迎飯實在少不了,每次費盡心思找一間好的菜館來歡迎他們。而他們倒是「識飲識食」的一群,上酒樓「飲茶」一定不能少,到茶餐廳吃一個「常餐」已令他們吃得津津有味,還有各式各樣的街頭小食等等,令他們食指大動!

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作為東道主的我也覺得能生活在香港真有福!

 

想著想著,肚子有點餓呢!宵夜雖好,但為了健康著想,還是想想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