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收看一些廚藝節目、烹飪節目。即使是隔著螢光幕,只能滿足視覺上的眼福,雖沒有「香」、「味」的感覺,但仍然覺得是一種享受!
廚師、主持人拿著刀,手起刀落地把各式各樣的材料切成一片片,一絲絲,一件件的放在一旁備用。加上適量的糖、豆粉、生抽、老抽、麻油、蠔油、酒等調味。調一調,拌一拌,滷一會兒便可下鍋煮食了。中國人最重視「鑊氣」,有「鑊氣」煮出來的食物特別美味的!
味道固然重要,但外表的包裝更不容忽視,因為無論一碟食物如何好吃,如果賣相很差的話,是會直接影響食慾的。
一直有收看那些經驗豐富的大廚煮食,覺得烹飪並不困難,有時也覺得現今廿一世紀的香港,男士煮食的技巧可能遠超越女士呢!心想,沒有什麼大不了,女的不懂,男的懂,豈不是一樣?
但原來我錯了!還以為自己「前衛」的人,看完昨晚的節目才知道自己內心深處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保守派人士」!
昨晚的烹飪節目有別於一般傳統的。他們邀請了幾位美女作廚藝大比拼,只可惜美女如雲,廚藝一般,甚至只可用「差」來形容。節目中笑料百出,評判給予分數時,多是給予「同情分」或「勇氣分」,笑說是因為美女如斯的廚藝也有勇氣參加比賽,因此要給予「勇氣分」。
比賽完畢,節目結束,笑聲不再。我在想,一個人是否完美並不只在於她的外表,內在也是非常重要的,只得軀殼而沒有靈魂也是徙然的。
傳統的我,方發覺中國人所推崇的「三從四德」、「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思想是不無道理的。古代的「三從四德」是否適用於現今的社會還是有待商榷,於我而言「入得廚房,出得廳堂」對女士們是必要的,畢竟學得一門手藝,既有外在的美麗,也有內涵,令別人刮目相看。
(經過昨晚的節目後,如果我是男士的話,面對一個懂入廚的女士,我是會「加分」給她的!
我不是說女士一定要有很精湛的廚藝,但至少懂一些基本的烹調菜式,起碼不會失禮於人前。
我也要努力學多一些烹調的「絕技」、「秘技」,求成為一個「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