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當在街上遇到學生也會投以注目禮。
特別是看著小師妹穿著與自己當年一樣的校服時,心裏感觸良多。
看著同一件校服,就像看著想當年的自己,背著書包,手中拿著書本,過著簡單的學校生活。
當年,我不是跟他們一樣嗎?
不知道學校現在變成怎樣?
當年的老師生活可好?
課室裏,曾經坐過的位置,現在是誰坐的呢?
叮叮噹噹響的鐘聲,代表著下課的時間又到了,現在還是那鐘聲嗎?
操場還是那模樣嗎?還是那個在小息、午飯時充滿歡笑聲的操場嗎?
久違了的禮堂,每次有表演也在那裏舉行,仍是那模樣嗎?
常說「三年一個代溝」,真的沒錯,現在的學習模式跟當年已經大大不同。以前,學校除了提供正規的教學外,令學生吸收一般課本上的知識外,還積極提倡學生參加各種的課外活動。開學不久,便要在云云眾多的課外活動中揀選自己有興趣的一項。除此之外,每年還會舉辦各項比賽,如歌唱比賽、Art Competition、辯論比賽、舞蹈比賽、籃球比賽、時裝表演等等,令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其創作及藝術本色。雖然我不是全部有參與,但能夠成為台下觀眾的一份子,也已經教我開心不已。
想不到,多年後的今天,除了傳統的課餘活動外,還加插了很多多元化的項目,令學生除了得到課本上的知識外,還能訓練他們成為一個全面的人。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發現到小師妹近日的校園生活,比當年的我更加多采多姿。他們懂得利用現今的先進科技,加上後期的製作,把校園生活拍成一段短片,當中更加有老師參與演出,令人抱腹大笑!
在笑聲背後,看出他們花了很多的心機,雖然沒有高超的特技、沒有明星做主角,但看得出,一班小師妹是花了很大的時間與精神去準備,而老師們也十分鼓勵他們的製作。小師妹們,的確比我們更進步、更有創意!
時代的不斷進步,讀書,再也不只是讀書本上的知識了,而是要更接近社會,從日常生活中拿出靈感,把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樣,更能貼近現實,也可以令自己學習到如何與人合作,體驗群體精神的重要,為未來的學業、工作打好基礎。
現在的學生是幸福的一群,能在科技的協助下,嘗試到不同類型的校園生活。讀書上課,再也不是一件苦悶事,而是一個充滿笑聲與創意的學習地方。
在此,寄望小師妹除了能在學業上繼續努力,考取好的成績外,也希望他們能好好的發揮自己的潛能,為自己的未來作好準備、為母校增光!
作為師姐的我,也會以你們為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