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君子之友淡如水」,總覺得有其道理的。
還記得與初相識的朋友說第一句話的場面嗎?坦白說,我在這方面的記性很差,腦海中只會記得第一次見面時的靦腆神情與不安的感覺。
太熱情嗎?恐怕會嚇壞人;
太冷淡嗎?卻怕令人覺得高傲;
採取中庸之道,是最適合不過的。然而,何謂中庸之道?要給人一個親切而不冷傲的感覺,看來比做「中間人」更難吧!
一直覺得,熱情的人,深得各人歡迎,而在旁的我,只有羨慕的份兒。不懂打開話題的我,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聽著、笑著,間中才說上幾句。
與朋友熟稔後,話題多了,參與的比重漸多,不知不覺間,在建立友誼的同時,對對方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我對你好,他也要對我好」。
但世上,會有絕對公平的事嗎?
「一分耕耘」,真的會「一分收穫」嗎?
付出了的感情,不望回報的,又有幾人?
不論是友誼或愛情,單靠一方的付出是行不通的。假若兩方面能達成共識的話,即使一方不斷的付出,另一方不斷的接受,也不是問題。然而,有多少人能接受這「不平等的方程式」呢?
簡單如普通朋友打招呼,你說「hi」,你也希望得到至少的回應「hi」一樣;
與打球做運動的道理一樣,把球打出去,也希望對方都把球回給自己;
可是,當你努力地發球,而對方卻頭也不回地走開,你還會留守下去,期望他回來嗎?
得人欣賞與重視,固然值得高興與珍惜,然而這不是必然的,別人沒有責任一定要對自己好。如果心理質素不整頓好的話,對於別人的冷淡,便會很在意,繼而令自己不快樂。
曾經,我也介意別人如何看自己,其實倒不如說,到現在我也介意別人如何看自己,因而常令自已不快樂。
想通了,就不是一個問題。對人太在乎而對方不自知,跟把一片苦心掉進大海有何分別?與其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何不自己先走一步,把自己釋放?
在適當的時候,我還是會表現出僅餘的「熱情」,但在跳進「熱情的火圈」的同時,也不時提醒著自己,要退後一步,才可以看得更真、更深,不會被眼前那細小的框框侷限著。
「淡淡的」關係,不騷不癢、不疼也不痛,才能歷久常新,更不會因熱情冷卻之後而感到落寞。
寫得很好啊!其實妳也有條件可以出番本書喎,相信很多人會支持妳架!
回覆刪除明白你的感受,有時與人相處真的不容易。不過老是怕受到傷害也不是辦法,只會更加辛苦。唔...還是不要想太多好了,反正對得起自己,別人想什麼是管不了的。
回覆刪除most of my respecful peoplez is not my close frinedz, some of them i don't even know them, i just meet them in MTR or bus station, one eye contact or few chat is enough, i really wana make friend with them, but i was too shine or scare, don't know y i afraid, anyway, thats wat happen, i think if i get close to thoze peoplez i might not feel they r that great anymore..
回覆刪除迷女說得很好呢! 我記得我們(和EMILY 和你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 你給我的感覺是很可愛呢! 跟我這個獨行俠說笑話, 我真的很高興. 請看留言吧!
回覆刪除那...我會否太熱情呢
回覆刪除我認同虫虫的話。努力呀!
回覆刪除對不熟的人,我是很冷的,我會先觀察一會。熟了才會熱
回覆刪除所以我沒有真正的朋友和敵人, 因為我總是淡淡的對人, 只有長遠繼續並沒有深厚的感情和友情.
回覆刪除其實我們做人是為自己做人,何必去管別人嘴巴和眼睛 人生在世,我自逍遙
回覆刪除迷女 )))) 成篇野講晒我今期既心底話。thx so much!!
回覆刪除我都開始同意君子之交淡如水呢一句,因為都受過好多傷害。
回覆刪除「要退後一步」就是距離,有距離能看清整體,不被細節引開線視~~
回覆刪除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 君子之交雖淡卻如水般長流不斷
回覆刪除算la,付出永遠不會等於收獲,總有一方會更著緊對方
回覆刪除还有,见过的人太多了,如果每个人都上心的话会很辛苦!!!!
回覆刪除做朋友好講緣份, 做好自己能做的就好, 別人不領情也勉強不來; 合則來, 不合則去啦, 冇得勉強... (咁我對你會唔會太過熱情呀?? )
回覆刪除我大概也是那種給人很“淡”的感覺的人。不過,懂我的人知道那只是錯覺。
回覆刪除我並不“淡”,只是很懶!
回覆刪除所以我好羨慕有樂天又熱情性格既人,我都做唔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