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3日星期六

不要看著我

「不要看著我‧‧‧」一臉尷尬的我,只好一手按著對方的肩膀,硬把對方的「視線」轉移到另一方,避免正面的眼神接觸。


 


我知道當與別人傾談時,眼神接觸是很重要的,這代表著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一種禮貌的表現。然而,當別人「正面」看著我時,我便會顯得坐立不安,一臉尷尬。


 


假若是一面傾談,一面看著我的時候還好;但是如果彼此間出現了「真空期」,即使只有一兩秒的時間沒說話,「你眼望我眼」的感覺,總讓我混身很不自在,想逃避對方的目光。


 


的確,我是一個害怕面對面看著人的人。正如,在讀書時,會害怕面對老師的目光;在工作上開會議或培訓時,間中會不看著主講者的目光。回想起來,這其實是「掩耳盜鈴」的表現吧!自己看不到別人,並不代表別人看不到自己。假若遇上目光銳利的人,是否專心聆聽著,一看便知曉。


 


但自從多了機會與人接觸後,方發覺眼神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對方有沒有留心聽自己說的話、有沒有猶豫、有沒有分心,從雙眼便可看出一二。設身處地來想,當自己說話時,也希望別人專心一意聽自己說話,不希望對方在「夢遊」吧!(雖然有時自己也做不到,即使專心看著對方,但心已經向外飛,「魂遊太虛」,說什麼也聽不進耳朵,「左耳入,右耳出」。)


 


每當被人眼怔怔的看著時,心中總會覺得是否自己面上或身上出現了問題,「是臉龐骯髒了嗎?」「是我做了些什麼古怪事嗎?」一連串的問題便會不停在腦海中浮現,臉頰也會開始泛紅,顯得不知所措,巴不得在地上鑽個地洞躲進去。


 


或許,我仍是自信心不足,還未懂得如何應付別人的對望。


 


腦海忽然想出一個方法,不知是否有效:對著鏡子不停練習。


 


要令自己習慣看著自己的眼晴,把鏡中的自己看成是一個陌生人,與鏡中的自己對望,看著眼睛,把「他」想像成是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這樣,在下次面對他們時,便不會害怕對方的目光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