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

原則怪



做事有原則,事事有規有矩,是否代表固執?固執,又是否代表一成不變,不會靈活變通?據理力爭,又是否代表惹事生非?


 


按本子辦事,一方面可以令事情有根有據,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混亂的情況,因此,適當的認真是必須的。比方說,買了電影戲票,跟著魚貫入場,按理應該根據票根上的座位而坐,不能一廂情願地以為另一個座位是空置,繼而貿然坐下,繼續欣賞電影。試想想,要是該座位的觀眾最終出現的時候,發覺本屬於自己的位置被佔據了,要麼便以為自己眼花,把座位號碼看錯;要麼便要跟對方理論,要對方騰出座位,還是,你會為了化干戈為玉帛,默默地走到另一個空置的座位?


 


要是你遇上這情況,你會怎樣做?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只不過是小事一樁,實在無需要把事情弄大,加上,只要有座位,坐哪裡欣賞也是一樣,說不定,新座位的「景觀」更佳呢!另一邊廂,也許有人會覺得,明明自己真金白銀的付出金錢,買一個自己認為最理想、最舒適的座位(全院滿座而被迫買一個位置不佳的除外),卻偏偏被人佔據。既然理據在手,理虧的是對方,理直氣壯的跟對方說明,要對方「讓座」,坐回本來的位置,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嗎?


 


究竟,在何時需要堅持?在何時需要「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實在是一件辯論的好議題!有必要小事化大嗎?堅持,是否變得固執、墨守成規而不懂如何變通?我只能說,一切也得「你情我願」!要是大家也是沒所謂的話,彼此包容是值得鼓勵,然而,要是一方理由充分而不想交換位置的話,便不應強人所難。


 


處於類似的兩難局面,我內心的「原則怪」便會蠢蠢欲動‧‧‧只可惜,結局往往未能盡如人意,只能怪自己不夠堅持!亦因為自己的懦弱而感到羞愧!我的退讓,並不是因為自己理虧,而是沒必要跟人家「一般見識」,加上,旁人也覺得「另有選擇」而不認同自己本來的堅持,的確感到有點氣餒及失望,是我太笨,堅持自己所謂的原則?最後,對方會否因為自己的退讓而反被看成是理虧的一方?


 


「阿Q精神」一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後來的結果比原先的理想,感恩不盡。不過,內心深處仍是有點心有不甘,明明自己按程序做事,最後自己也得被迫遷就辦事。自己既不是滋事份子,也不是蠻不講理,堅持原則,卻反怕被誤會處事不能靈活變通。唉,真矛盾啊!

5 則留言:

  1. 吳獅皇(Assemby)2013年6月19日 上午5:35

    朋友,晚安。《少年偵探隊~死亡皇后島幽靈殺人事件(1)》寫成了。有興趣歡迎到訪瀏覽。在此祝大家週二安康愉快。

    回覆刪除
  2. 我會叫坐在我個位ge人起身gar,當然第一步係好禮貌咁先啦,無理由一早假定人地係特登坐錯ma。

    回覆刪除
  3. 呢個世界就係咁,堅持原則反而被認為係固執~!

    回覆刪除
  4. 法治就是原則. 不如買前座票但坐後座啦

    回覆刪除
  5. 係囉,好似而家d人都唔記得左原則兩個字點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