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喜歡把人分類到不同的群組。同類的,額外投契;非我族類的,自會排斥他們。
有沒有想過,當人家或自己說著「好似我地呢d人」的時候,究竟是本著什麼心態來說呢?是因為想人家知道彼此都是「同道中人」?在「同聲同氣」下更易了解及明白對方?還是藉此來把大家區分出來、劃清界線?
自己曾經遇過一個十分另類的售貨員(說不定她是老闆!),令我哭笑不得(還是欲哭無淚?)。
為了成功做成一樁生意,不少售貨員費盡唇舌,無所不用其技,口甜舌滑,務必要令客人乖乖地拿出錢包買下貨品,不過,亦有例外。
她是一名身型豐腴的售貨員(就先把她稱作是售貨員吧),甫見面便擺出一副跟自己「相逢狠晚」的姿態。起初,對於她的熱情,先是驚訝,然後卻覺得還可接受,只因她眼光還不錯,在短時間內已初步掌握了自己的口味,每次推介的衣服,大都算是合自己的心意(至少不會立即搖頭說不、連拿到鏡前「併併」的意欲也沒有)。不過,每次(是每次!),她都會重複又重複地說:「像你這類(身型)的人,穿這個怎樣怎樣好,可以遮掩缺點。穿什麼又怎樣不好看」云云,跟著,下一句又必會是「我(即那名售貨員)足足有xx磅,穿上這些衣服一點也不覺得累贅,看起來又怎樣‧‧‧(下刪一百字)。」
起初,還會覺得她挺健談,即使我只是點頭(甚至只唯唯諾諾),她仍依舊「熱情」。可是她越來越變本加厲,越說越起勁,完全不留情面的評頭論足。雖然自己尚有一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但當聽到她重複又重複地指出自己的短處時(應該適可而止嘛!),仍是有說不出的難受及不快,嚴重打擊僅存的自信心!心中不是味兒之餘,只想把握時機盡快離開(她應該是越說越興奮,毫不覺得說得過火,亦不發覺我開始收歛了笑容)。好了,當真的離開了店舖後,她那句「像我(們)這類人‧‧‧」仍在腦海中盤旋著,久久不散!
我究竟是「那一種人」?是跟她同一類嗎?對不起,自問跟她還差一點距離,怎樣算也未及她一半啊‧‧‧硬把我說成是同一類人,未免太抬舉我了!
為了跟「這句話」劃清界線,我不得不開始反思,要努力一點,不能再被她打擊自信心!
其實這句話是一種防衛。像我這樣醜的人,很明白。XDXDXD
回覆刪除你呢句話,令我同意又唔得,唔同意又唔得..哈哈XDXD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