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星期四

容不下一粒小刺

當產生痛楚的感覺時,究竟我們應該忍耐還是坦率承認當中的痛苦?

痛,是情感、是感覺的一部份,為什麼我們可以無所顧忌地表現開心高興,卻對於痛楚卻委婉隱悔?實情是,我們為了表現堅強、不想被視為弱者(至少我是這樣)而作出不同程度的硬撐。

不過,當一條小刺剌進小指頭(嚴格來說,應該是指甲才對),又可以容忍到什麼極限?

某天,手指頭突然感到一陣刺痛,以為只是碰傷,卻越按越痛,細心一看,原來是有一點的東西硬繃繃地插入指甲裡(不是經過指頭的肉而穿入,反而是從上而下插入),只有自己才明白那種「十指痛歸心」的感覺。不過,那一刻,還沒法子把它拔出來,只能任由它繼續「陰陰痛」。未幾,腦海裡卻出現另一古怪想法:「要是那小刺不小心跟隨血液流到身體,跟著流到心臟,豈不是很危險?(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會有如此的想法,但並不說自己開始「怕死」,只是想‧得‧太‧多‧了)

當晚嘗試把它拔出來卻不得要領,有一刻,還真的以為自己需要「小事化大」──看醫生把它拔掉!不過,怪異想法又再次充斥著自己的腦袋,幻想要做手術把指甲界開,那種皮開肉綻的可怕場面!

過了一天,情況仍沒有好轉,指甲表面明顯地有一小黑點,且帶著一點銀色反光物體,更加不容怠慢,無論如何亦要把小刺拔出來!幸好最後成功把它拔出,它不是小木屑/小刺,而是一粒小金屬物體,真是捏一把汗!

不禁在想,指頭連一粒(條)小刺也容不下,更何況是樑木呢?(不是有一句說話:「你為什麼看見別人眼裡的木屑,卻看不到自己眼裡的樑木呢?」)

一向擁有完美主義性格的我,對丁點兒的小瑕疵也看不過眼,雖然未必每次也會說出口(可忍的亦會忍耐下去),但心中仍是有一點不是味兒。心中雖有不爽,但仍抱著「待人以寬、責己以嚴」的心態,因此很容易把自己逼得很緊,透不過氣來。偶然像拔刺一樣,把心中的清除,才不至妨礙身體健康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