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是每次!),當自己如「開籠雀」般說過不停後,總會感到無比的後悔。
當一個人靜下來時,體內的「回帶機制」便會自動啟動,反覆思量過去一天所說過的事及表現,永遠發覺自己說得太多。即使別人完全不覺得是什麼一回事,我總會為自己曾經的多言而感到內疚。
或許,我根本不是一個會喋喋不休、「噴口水花」的人,經常擔心因一時衝動而說錯話。話說出口便收不回,加上,說話多了,安全感便好像相對缺少一點。反覆想:自己開的玩笑會否過了火?自己是否說得太多,反而沒有細心聆聽別人說的話?太多個人的分享或想法,會否令別人誤會?過多的抱怨,會否令人覺得厭煩?太嬉皮笑臉,會否把玩笑當成真?
我知道,在朋友面前不應過份掩飾自己的情感,然而,內心卻有著一份說不出的鬱悶。每次都說自己要behave myself、別玩(說)得過火,卻每次都因自己的所為多言而懊惱不已。
表現沉默,比表現開朗更自在、更有安全感。不過,對朋友而言,卻不甚公平,他們努力地嘗試了解自己(自以為),但自己卻拒人於千里,不是很矛盾嗎?
我要如何才能解開這心結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