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星期二

無限心意

一張卡,一個電話,對於活在廿一世紀的都市人來說,實在是難得。

 

電話的用途,除了用來與他人溝通之外,還可以聽歌、玩遊戲、短訊、記事簿等等,功能多得與一部小型電腦無異。然而,科技越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成了反比例。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轉而代之是以短訊來交換消息,免卻了在沒話題時相對無言的尷尬情況,也可以表達出一些平日羞於啟齒的心事。凡事也有好有不好,這樣的溝通方式卻缺少了一點點的人情味。

 

多得節日的到來,人與人之間又好像多了一點點的關懷。

 

因為節日的到來,遠方的親友打了一個電話來問候一番,她可以選擇寄聖誕卡,但是她卻每年也很有心思的打電話問候寒暄幾句。聽到從遠方傳來的聲音,令節日更添溫暖。

 

她的樣貌在我腦海內已經漸漸變得模糊,但是在交談中,絲絲的記憶,一幕又一幕的再次重現於眼前,令人不勝唏噓,感嘆著光陰的飛逝。

 

電腦之方便,互聯網的發達,方便快捷。讀書時代,每逢到聖誕節,其中的指定動作便是在考試過後,到文具店選購精美的聖誕卡,然後細心地在聖誕卡上寫上句句的祝福語,在聖誕聯歡日時送給每位好朋友。

 

整個校園滿佈著一個個「傻小妹」,你派一張聖誕卡給她,她又派一張給自己,聖誕卡滿場飛!有時當同學把聖誕卡送給自己,卻很大意的忘記為對方「回禮」時,便會匆匆躲在一角,從包包中找出「後備」卡,然後補送給有心的同學。

 

看似無聊的玩意,原來不知不覺間,隨著年紀的長大,在自己的生活中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自從電子賀卡的興起,能收到「親筆」的聖誕卡的機會已經變得很「難得」。

 

今年只收到一封親筆寫的聖誕卡,是多年沒見的表姐寄來的。與其說多年不見,倒不如說,我們只是見過一次面來得更貼切。當年,我還是一個剛讀中學的無知少女,突然有親友從外地回港探親。初次見面,害羞的我,當然整晚也顯得很不自然,但是年紀與我相約的表姐卻主動提出話題,把我們之間的隔膜及陌生感打破了,傾談了一晚後,彼此間竟然有一見如故的感覺,更交換了雙方的聯絡方法。

 

自此之後,我們便沒有見過面,只以書信來往。想不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這樣微妙的。雖然大家天各一方,但是沒有因此而中斷聯絡。

 

細心的她,寄來一張簡單的聖誕卡,還未打開信封,只是看著她寫著自己的名字與地址時,已經猜到是她了!急不及待把信封打開,內裏雖只有短短的幾個字,但看到她的筆跡,感到與她的距離拉近了,她好像站在我面前,與我「Say Hi」一樣,親切得很!

 

能有一個這樣細心,這樣關懷的親人/朋友,真想給她一個擁抱!

 

無論聖誕卡也好,電子賀卡也好,收到每一個祝福,正代表著世上還有一些人記得自己,關心自己,自己不是孤獨一人的。

 

原來,快樂就是這樣簡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