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勉強的呵欠

曾經,不止一個人對我作出類似的評價:「很少看到你疲倦或精神委靡不振的樣子」或「很少看到你打呵欠」等等。我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辛勞了一整天,當然會有感到疲累的一刻,然而,我的確是很少打呵欠的。


 


常笑說,打呵欠,是「腦部缺氧」的一種,藉著打呵欠,深深地吸一口氣,能排走體內過多的二氧化碳(別問我是否有科學根據,這只是自己從小聽到大的「小知識」),跟著,就會精神起來。睏,會打呵欠;悶,也會打呵欠。很多人在早上睡醒時,睡意未過,走在街上也會呵欠連連,偏偏我是一個只要離開床舖便精神的人(大前提是「成功」離開床舖),因此,除非我是處於極度疲累的狀態,否則很難捕捉到「放蚊」的一刻。


 


打呵欠是自然反應,可是,有時候,也不得不刻意地令自己打呵欠。


 


沒有人比自己本身更清楚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要是開始感到不適,身體自會發出一些警號來提醒自己,要是來不及抑制病菌,未能及早醫治的話,小病變大病,苦了自己。要是出現了明顯的病徵,當然可以前往求醫,及早診治,然而,要是在還沒有「病發」時,往往很容易忽略一些病徵。我有一個較另類的「健康測試」的方法,一試便知身體是安康還是處於「生病潛伏期」,那就是:坐電梯。


 


要是身體健康時,坐電梯當然沒有問題。然而,要是身體狀態欠佳,坐電梯便會引發一個問題──耳鳴。要是情況不嚴重的話,耳鳴很快便會消失,反之,耳鳴會是一個非常擾人的事。


 


近日,喉嚨有點不適,不停打噴嚏(是有說我壞話嗎?),總而言之,身體已響起警號。每天坐電梯便成了苦事。只要一乘電梯,耳朵便活受罪,嚴重得連自己說話也幾乎聽不到(想必每句話也說得比平日大聲,苦了其他人的耳膜),只好刻意裝作打呵欠,希望因而「打通」耳膜,再次聽回清晰的聲音。可惜,無論我打了多少遍的呵欠,情況依舊,彷彿只有半邊耳朵在運作,當了「半個聾耳陳」。好吧,等了大半天,終於「通」了一半,還未來得及高興時,又要再次乘坐電梯,耳朵又再次「完全閉塞」,一切又要重來。繼續刻意地打呵欠,卻是沒有一次成功!(偶然發覺,只要再次乘電梯,情況竟然有好轉!但總不能不停地「遊電梯河」吧?)


 


「勉強無幸福」,果然有道理。整天在刻意製造打呵欠的機會,未能解決耳鳴的同時,卻給人錯覺,以為自己懶洋洋、一臉精神不振的樣子,有欠精神!本來精神奕奕的我,在「努力」打呵欠一整天後,真的開始感到疲累呢!真擔心今夜睡在床上熟睡時也會機械式地繼續打呵欠啊!

5 則留言:

  1. 迷失的女孩 , 早晨, take care..

    回覆刪除
  2. 乘電梯, 耳朵都唔得? 快啲睇醫生. 耳水不平衡好大鑊. 會天旋地轉的.

    回覆刪除
  3. 睇黎妳真係要睇下醫生啦!

    回覆刪除
  4. 你公司office一定好高...

    回覆刪除
  5. 應該去睇吓醫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