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6日星期五

唔關我事



同一句說話,聽進耳裡,跟說在口中,可以有著天壤之別。


 


再不想承認,也得無奈承認,自己曾說過這話,同時,聽過身邊無數的人說這句話,甚至以此當作擋箭牌、口頭禪。當話出自自己口中的時候,我們有數之不盡的理據及論點來支持自己,說得理所當然之餘,更是理直氣壯而面不改容。可惜,當同一句說話,是出自別人口中,卻顯得非常礙耳,總認為是對方藉詞推卸責任,企圖把事宜推得一乾二淨。


 


每人有各自的長處及專長,分工合作,每人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合力把工作做好,既能提升效率,同時也不會把責任過分依賴在某一方,令工作量得以平均分配。有時候,不是不想幫忙,而是不在自己範疇內,一方面,未必是自己的強項,硬要出手幫忙,卻只怕會換來幫倒忙,事倍功半;另一方面,人家對這份熱心未必領情,說不定還會誤以為自己意圖爭權奪利,變成好心做壞事。漸漸,人們開始養成「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壞習慣,跟自己無關的,最好少插手為妙,不是怕吃虧,而是害怕發生狀況時,自己無辜被牽涉在內,自找麻煩。


 


要是真的輕輕出手,幫一個小忙,並不是大問題,最擔心的是,那些職務,明明是另一部門負責,有人卻不由分說,硬要自己把它完成。一個最簡潔易明的例子:難道所有與電有關的事,也是跟電腦部門有關嗎?電腦啟動不了、電腦程式內的資料不翼而飛或有錯漏等等,電腦部當然責無旁貸。然而,要是電話線路有問題、電燈開關有問題、電爐不熱等等(大前提是有「總務部」負責這些事宜),難道又跟電腦部門有關嗎?而事實上,這確是真有其事,在你我他的生活中時有發生。倒不成所有跟電有關的事宜,也與電腦有關吧?同樣道理,難道所有與數字有關的事,也跟會計或財務部有關?硬把問題加諸在他們身上,他們回答不了,也是理所當然。


 


我討厭人家說「唔關我事」,但同時間,卻無可避免地跟人家說與自己無關。將心比己,每次聽到人家說某某事宜跟自己無關,心裡覺得不是味兒,覺得人家在推卸責任,自然火冒三丈。但平心而論,說不定是自己走錯方向,向一個錯的人問一個錯的問題?試問,一個只懂做審計的會計人員,又怎能假設對方懂得如何寫電腦程式?你又會否向茶水間姐姐問及銷售技倆?


 


正因為各人的專長不同,單憑個人力量,是無法知曉天下事,不懂,甚或「不關事」也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以往,很害怕在人家面前說這話,但偏偏卻又不能事事逞強,只好硬著頭皮說不。要是出了什麼亂子的話,後果可能比在開始時明確表明更糟糕。


 


不禁在想,關鍵並不在於「唔關我事」這四字,而是在說出口之時的態度。要是當中態度輕率、面露不屑,縱然只是簡單地說出這話,不被人家誤會是在推卸責任才怪!相反,誠懇地把背後原因詳細解釋,例如,幫不上忙的原因、自己的原屬職能等等,加上,要是能把對方的問題引領(或指引)到正確或相關部門的話,相信對方也不會介意,甚至能「記一功」!當中,也要拿捏得準確,否則,被人家看成是「渠務部到水務部,水務部到總務部,總務部到渠務部」,人家以為自己耍弄對方、弄得人家團團轉,明明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也只會無辜地成了炮灰,被認定是一個卸責沒責任心的人,那時候,百辭莫辯了。

3 則留言:

  1. 一開始唔係死撐就係話「唔關我事」,反而越描越黑,一早認咗佢重好啦!

    回覆刪除
  2. 哈哈,我諗起陳慧琳隻《唔關你事》

    回覆刪除
  3. 我公司有一個人,係乜都唔關佢事架~只係月尾銀行有冇收到份糧先關佢事架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