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有事辦需要外出,否則,要是沒事幹的話,我是可以留在家中,足不出戶。待在家、「宅」在家,已是家常便飯。一直抱著「有目的出門,無目的待家」的態度,人家覺得納悶,自己覺得「還可以」,只是當在炎炎夏日之時會汗流浹背,才有一刻衝動想跑到清涼消暑的地方。
於我而言,整天待在家裡,毫無難度可言,只是對於時間上概念變得模糊,整天足不出戶,連今天是星期幾也分不清。加上,沒有跟其他人接觸,連跟人家打招呼,說一聲早晨、午安、再見的機會也沒有,腦筋轉數自會變得遲鈍!
我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內容是否有意義、或是無聊至極的,卻是後話),要思、要想,靈感是重要的一環,沒有跟外界接觸,難以刺激大腦的思維,因而容易導致腦閉塞,什麼事也想不出來!不禁在想,那些終日把自己困在家中寫書的作家是怎樣練成?困在一個空間裡,如何找靈感?
要是在街上,哪怕只是跟一個途人擦身而過,他的一個眼神、動作、言語,也可以觸發腦部的某個思維領域,然後想出更多的事,得到更多啟發!
不想腦閉塞越來越嚴重的話,只好改變策略,減少宅在家,刻意為自己安排一些節目,強迫自己多點跟外界接觸,不再封閉自己。
以往,有購物需要才會出門,現在嘛,即是明知只是閒逛,也要令自己出出門,逛一個圈也好,是消磨時間也好,是消耗體力也好,總而言之,就是要自己出外走走,看看人、看看車、花草樹木等等(因為我是一個即使只看到一片落葉也可以「傷春悲秋」的人),令腦內的血液運行得更好,把空洞的腦袋填滿,跟「閉塞」說再見!
起初,有點不習慣,沒有什麼大目的便走在街上,好像很愚笨似的。不過,久而久之,卻發覺當中亦有一些新樂趣,說不定,在未知中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穫!
讓自己多接觸...大自然...也不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