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5日星期一

寂寞的星期天

星期天,對很多人而言,是休息日、是家庭日,一家人圍在一起,熱熱鬧鬧的。


 


曾經,星期天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熱鬧的日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四處遊玩,十分愉快。記得小時候,沒有什麼特別的娛樂節目,每週都期待星期六或星期日這一天,只要媽媽一聲令下,我們便可以坐著電車,到上環永安逛百貨公司。在當時的生活環境下,能到百貨公司,對我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假期娛樂。在人潮中穿梭,看著不同種類的商品,最高興就是在文具部流連,即使只是看,玩弄著不同款式的文具,就已經能樂上大半天;最不高興的,就可能只是媽媽停留在廚房部/家居部,看著不同人的示範,遲遲不肯帶我們到文具部去了。


 


除了逛百貨公司外,我們又會經常到公園看小動物,既便宜,又能教育小朋友對動物有所認識。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度過了。


 


遊玩完後,多數只會一家人在家中吃晚飯,雖然很少上菜館吃晚飯,但整間屋子充滿著人聲、笑聲,就連吃的餸菜,也要爭起來,才更覺美味。


 


可惜,隨著光陰的流逝,昔日的熱鬧不再了。要工作的工作,出外遊玩的遊玩,留在家中的人越來越少,屋子也靜下來,「家庭日」,對我來說,慢慢已經開始有點奢侈了。在街上閒逛的心情,與小時候的很不一樣。看著街上的熱鬧,反而顯得一個人的孤寂。


 


但凡節日前,同事朋友都紛紛要回家「做節」,對家庭的重視,就令我羨慕不已。也許他們會在心中覺得有一點點麻煩,要安排時間及地點,但可以一家人一起,不就是一種福氣嗎?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好,一個人,做什麼也可以,自由自在,不用為著身旁的人而花心思。另一方面,卻十分懷念人多熱鬧的時光。


 


以往,是家人等待我下班回家,現在卻把角色倒轉,反而是我靜靜地等待著他們拿著鑰匙開門回家。原來,以前他們等我回家的感覺是這樣的,現在我才明白那種等待的滋味。現在我心中只想著「他們何時才回家呢?」,一個人在家,很靜,很悶呢!

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

冷凍頭腦

近日的忙碌,令身心疲累不已,上班沒精神,下班也沒心情,看著街外的人與物,也沒有什麼感應,均不能用心去感受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同樣是一週五天的工作,好像沒完沒了,好不容易才「捱」到星期五。


 


是的,這星期只可用「捱」來形容,一方面要面對工作,另一方面要面對身體的不適。也可能是天氣剛轉變,一時未能適應,一向強壯的身體,一下子好像受到衝擊似的,不停的咳嗽,咳得什麼心情也沒有,工作也有點分神。面對著密麻麻的工作,不得不提醒自己要加倍提起精神,就連停下來休息的時間也少了。


 


一個人身體一差,腦海頓時空白,什麼也想不到。特別是當同時要處理幾件事情時,要比平常用多一點力才能把問題解決。當一件事弄好後,不停反問自己「我剛才正在做什麼?」定神過後,腦海閃出「叮」一聲,才恍然大悟,繼續餘下的工作。


 


我常笑說,自己是一頭健康的牛,看來這頭牛,是時候休息一下,把健康找回來。

2007年11月2日星期五

轉季的心情


轉眼間,又到了十一月了,又是轉季的時間。


 


夏天的熱情,漸漸離我們而去,換來的,是無情的冷風往身上吹。開風扇又會覺得太涼,可是不開的話,又會覺得有點翳侷,感覺混身不自在。很多女士對轉季十分著迷,因為換季可以令她們有機會購買一批新的衣裳,為自己添置新裝。可是我卻會為了不知穿什麼衣服而苦惱不堪。繼續穿著炎夏的薄衣袋,在清晨或傍晚時份便會覺得略為單薄,可是,當穿上初秋的衣服,在中午時份或在匆忙時間下,便會覺得有點熱,巴不得把身上的衣服脫下。


 


上街前不用思前想後,能隨便拿起一件衣服往身上穿就最完美。可是惱人的天氣,卻偏偏喜歡在早晚出現溫差,只好在其中採取中庸之道,結果,早上就會覺得太清涼,中午便會太悶熱。


 


另一個令人懊惱的地方,便是轉季後,由日長夜短的日子,一眨眼變成日短夜長。雖然,氣溫是略為下降了一點,再不會令人汗流浹背,清清爽爽的,可是能見陽光的時間相對來說少了。沒有太陽的日子,灰沉沉的,沒有夏天的生氣,懶洋洋的感覺充斥整個空間。就連在休息時間,想抬頭看一下窗外的景色時,什麼也看不到,十分失望。


 


在夏天期間,下班時,還有機會欣賞到日落的美景,可是,只是短短的兩三個月裏,整個感覺也倒轉了。無論何時下班,結果也只是一樣,只有街上的霓虹燈與街燈與自己同行,「努力把工作做好,期待早點下班與夕陽同行」的「目標」在未來的半年也不能實現,便會感到有點茫然。


 


最不喜歡的,就是由夏季轉冬季。


 


相反,由冬季轉成夏季,卻是充滿生機與期待。一切的活動,也好像是為夏天而設的。即使天氣如何悶熱,流著汗說「討厭」,可是打從心底裏會表現出活潑的一面。冬天的呼呼北風,令人遊玩的意欲減低(這也是人天生自我保護的能力吧!),變得懶洋洋。


 


然而,雖然不甚喜歡轉季這個「過度時間」,但卻深明四時轉換,其實不是必然。能感受到四季的變化,不論是令自己興奮的夏天,還是令自己茫然的冬天,也是幸福的。單看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便是一年四季如常,沒有春夏秋冬之分,感受不到季節的轉變,想有藉口「買衫換季」、「多喝滋潤的湯水」也不行時,轉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天啊!我最討厭的,就是這些似熱非熱,似寒非寒,乍暖還寒的日子。要嘛,寒冬快點到來,要嘛,快還我熱情的夏天!


 

2007年10月31日星期三

節日的意義

看著掛在牆上的月曆,過了一個月,把一個月撕下來,由年頭厚厚的月曆,轉眼已變得薄薄了。月曆上,不是紅色的,便是黑色。每天、每月也是期待著紅色「公眾假期」的來臨,不論長或短,只要是「紅色」的話,就能令全城興奮:


想休息的,可以盡情地睡,不用理會天天無情地響鬧的鬧鐘;


想遊玩的,可以盡情地玩,不用理會是否晚了回家要早睡;


 


每個節日,也有它的意義:


新年,給人一個萬丈更新的感覺;


復活節,是耶穌為救世人,犧牲自己,從死者中復活,為人帶來重生與希望;


清明節,給在世的子孫對先人的尊重;


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成人;


 


都是一些值得人們紀念與慶祝的日子。然而,有些節日,卻不知不覺在你與我之間冒起,不論在街小巷,商場或店舖,也滿佈著它的蹤跡──它就是萬聖節。


 


以前,萬聖節多是西方人的玩意,在香港這片土地,除了在中環蘭桂芳會有點氣氛外,其他地點,卻是靜悄悄的。


 


一說起萬聖節,就會想起南瓜、小掃把、各式各樣的人物()。當中,我比較有興趣的只有南瓜而已。(可能是由於自己十分喜歡吃南瓜,故對它特別情有獨鍾吧)


 


近年,可能是由於海洋公園的「全城哈佬喂」的效應下,市面上紛紛推出與


萬聖節有關的商品。不得不讚賞一下創作者所花的心思,能天馬行空的想出各式各樣的「鬼」與「鬼屋」,創意無限。


 


雖然他們的創造力很強,可是,漸漸得覺得那些商場/商店為了吸引人,用上了很多嘩眾取寵的招數,來突出自己的與別不同。我只覺得,在這云云的「花心思」打扮下,越來越「走火入魔」,一點也不有趣,把「Trick or Treat」的小玩意,引申到只令人感到不寒而慄的感覺。


 


一個只有驚嚇的節日,真的可以叫做節日嗎?


 


簡簡單單的一個化妝,變成一個簡單的小巫師、可愛的小女巫,不是更好嗎?為什麼要把自己(別人)裝扮成一個人見人怕的魔鬼?

2007年10月30日星期二

你記得他們是誰嗎?(下)


千呼萬喚始出來‧‧‧‧


 


看來一想到藍精靈時,第一時間不是想到精靈爸爸,也不是精靈爺爺,更不是美豔動人的美芝。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是滿口牢騷、動不動就埋怨,面上從不見笑容的「牢騷王」!


 


人的習慣多是喜歡一些平易近人、笑容燦爛、性格溫馴的人吧?很奇怪,偏偏在這卡通片中,性格怪裡怪氣、從不隨波逐流、凡事跟人說倒氣說話的牢騷王,竟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人物。


 


我們喜歡他,除了是因為他別樹一格的性格外,最大可能就是他「敢怒敢言」、直腸直肚的性格。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我最憎既就係‧‧‧」。


 


但凡有人在陽光充足下遊玩,玩得興高采烈時,他一定會唱反調,說著「我最憎既就係好天!」然後轉身就走;


看著別圍在一起,分享著食物時,他就會說「我最憎既就係食野!」


 


好一個「有性格」的小人物!


 


他雖然常常唱著反調,但在小村莊內討厭他的人卻少之又少,這不是一個我們心中的烏托邦?一個「完美的世界」嗎?


 


在現實的社會裏,爾虞我詐的事多的是,明刀明槍的、暗箭傷人的也好,很多時為了保護自己,逼不得已要把自己的內心真感受「真而重之」的深深埋藏在心坎裡。自己的真,加上別人的笑裡藏刀,結果受傷的也只是自己一人。有多少人能像牢騷王一樣,敢怒敢言?喜歡的就說喜歡,不喜歡的就直截了當說出來,從不把心中的感受掩飾。


 


曾幾何時,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不是跟他很相似嗎?喜歡的,就直接說出來,討厭時,就擺出一個臭臉來,即使是天王駕臨,也不會給面子。這可以說是過於自我中心,對別人不留情面,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只是忠於自己的感覺,在沒有傷害別人的情況下,何罪之有?


 


只可惜,當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過喜怒哀樂、成功與失敗後,便會學懂與人相處,學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在當中,要顧及的東西實在太多,有時少不免要把真感受收藏起來。


有時,我也巴不得希望能放縱一下自己,做一刻「牢騷王」,把心中的不快,一字不漏,完完全全的發洩出來。


 


原來,當心中有鬱悶時,可以任意地跟別人訴說時,即使問題不能解決,但內心的感覺的確能得以舒緩。


 


誰說牢騷王不好?


 


就讓我今天好好的發一次牢騷吧!


「我最憎就係打乞嚏!」(由昨天到今天,我打了不下幾十個乞嚏了~~)


「我最憎就係每天只有廿四小時,根本不夠用!」(公事做得沒完沒了!)


 


「我最憎就係‧‧‧!」



 


******************************************************


現在,就讓我們回味一下他們的風采吧!


 
 


(17) 阿威 Hefty                          (18)音樂家 Harmony                   (19)發明家 Handy


 


 
 


(20)牢騷王 Grouchy   (21)為食鬼 Greedy    (22)精靈爺爺 Grandpa Smurf


 
 


(23)巫師加達 Gargamel            (24) Flying Smurf                     (25)農夫 Farmer Smurf


 
      


(26)廚師 Cook Smurf                  (27) Clockwork Smurf    (28)智多星 Brainy


 
         


(29)bigmouth                                   (30)精靈BB Baby Smurf    (31)Azrael


 


(32)astrosmurf                            (33)enamoured smurf

你記得他們是誰嗎?(下)


千呼萬喚始出來‧‧‧‧


 


看來一想到藍精靈時,第一時間不是想到精靈爸爸,也不是精靈爺爺,更不是美豔動人的美芝。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是滿口牢騷、動不動就埋怨,面上從不見笑容的「牢騷王」!


 


人的習慣多是喜歡一些平易近人、笑容燦爛、性格溫馴的人吧?很奇怪,偏偏在這卡通片中,性格怪裡怪氣、從不隨波逐流、凡事跟人說倒氣說話的牢騷王,竟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人物。


 


我們喜歡他,除了是因為他別樹一格的性格外,最大可能就是他「敢怒敢言」、直腸直肚的性格。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句口頭禪就是「我最憎既就係‧‧‧」。


 


但凡有人在陽光充足下遊玩,玩得興高采烈時,他一定會唱反調,說著「我最憎既就係好天!」然後轉身就走;


看著別圍在一起,分享著食物時,他就會說「我最憎既就係食野!」


 


好一個「有性格」的小人物!


 


他雖然常常唱著反調,但在小村莊內討厭他的人卻少之又少,這不是一個我們心中的烏托邦?一個「完美的世界」嗎?


 


在現實的社會裏,爾虞我詐的事多的是,明刀明槍的、暗箭傷人的也好,很多時為了保護自己,逼不得已要把自己的內心真感受「真而重之」的深深埋藏在心坎裡。自己的真,加上別人的笑裡藏刀,結果受傷的也只是自己一人。有多少人能像牢騷王一樣,敢怒敢言?喜歡的就說喜歡,不喜歡的就直截了當說出來,從不把心中的感受掩飾。


 


曾幾何時,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不是跟他很相似嗎?喜歡的,就直接說出來,討厭時,就擺出一個臭臉來,即使是天王駕臨,也不會給面子。這可以說是過於自我中心,對別人不留情面,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只是忠於自己的感覺,在沒有傷害別人的情況下,何罪之有?


 


只可惜,當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過喜怒哀樂、成功與失敗後,便會學懂與人相處,學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在當中,要顧及的東西實在太多,有時少不免要把真感受收藏起來。


有時,我也巴不得希望能放縱一下自己,做一刻「牢騷王」,把心中的不快,一字不漏,完完全全的發洩出來。


 


原來,當心中有鬱悶時,可以任意地跟別人訴說時,即使問題不能解決,但內心的感覺的確能得以舒緩。


 


誰說牢騷王不好?


 


就讓我今天好好的發一次牢騷吧!


「我最憎就係打乞嚏!」(由昨天到今天,我打了不下幾十個乞嚏了~~)


「我最憎就係每天只有廿四小時,根本不夠用!」(公事做得沒完沒了!)


 


「我最憎就係‧‧‧!」



 


******************************************************


現在,就讓我們回味一下他們的風采吧!


 
 


(17) 阿威 Hefty                          (18)音樂家 Harmony                   (19)發明家 Handy


 


 
 


(20)牢騷王 Grouchy   (21)為食鬼 Greedy    (22)精靈爺爺 Grandpa Smurf


 
 


(23)巫師加達 Gargamel            (24) Flying Smurf                     (25)農夫 Farmer Smurf


 
      


(26)廚師 Cook Smurf                  (27) Clockwork Smurf    (28)智多星 Brainy


 
         


(29)bigmouth                                   (30)精靈BB Baby Smurf    (31)Azrael


 


(32)astrosmurf                            (33)enamoured smurf

2007年10月28日星期日

既多且重

工作越來越繁重,電話響過不停、看不完的電郵、開不完的會議、沒完沒了的新問題‧‧‧即使一天廿四小時,也好像不足夠,更何況工作時間並不是廿四小時無間斷地進行,要在限時內把所有事情做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要做的事太多,可是做的時間太少,令人連喘息的機會也沒有。


 


對自己工作有所要求,總希望在期限前早一點完成,這樣,就為自成製造了一個無形的壓力。要是能把工作順利完成的話,心中的滿足感不言而喻;相反,假若在某程序上遇到困難,心中的挫敗感便會不自覺地增加,常覺得自己未能做到盡善盡美,在本身已有的壓力上再加添壓力。


 


上司及同事對自己的期望越來越高,從好的方面想,其實是一件好事,起碼,別人覺得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才放心把工作交予自己。另一方面,卻擔心自己做不來,辜負別人的對自己的期望。


 


時間的多少是相對的。當無聊沒事幹,看著時針一分一秒過去時,會有度日如年的感覺。相反,只要有事情在手等待處理時,便會覺得時間像閃電般一瞬即逝,當椅子還未坐暖、水還沒有喝(我是一個無時無刻都要喝水的人)時,一抬起頭,天就已經變黑了,連太陽伯伯都「下班」了,可憐的打工仔(當然包括我在內),卻仍在辦公室內與堆積如山的文件繼續搏鬥!


 


辛苦了整整一星期,在週末好好休息一番是「絕對」有需要的。平日的能耐由星期一開就急劇下降,唯有在週末兩天,才能把個人能量「輕微」提昇,以「迎戰」緊接著一星期的新挑戰。


 


(P.S.各位親愛的blog友,近日因工作繁忙,未能一一到你們的blog探訪大家、拜讀各位用心寫的文章。請大家見諒。一但公事完成後,定必會到大家的blog)


P.P.S.雖然我的「出現率」會減低,但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