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7日星期四

無能為力

同事近日因為工作的問題而導致心情不佳,平日嘻嘻哈哈的笑面不見了,只剩下落寞的神情,默默地坐在辦公桌,接受一連串的工作,只有在間中休息期間才看到他難得一見的笑容。

 

在轉職初期我與他有不少合作的機會,在他身上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他做事仔細,凡事也會尋根問底,從他身上我學懂了凡事也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看,這樣,做人做事也會全面一些,不會忽略一些細微的事情。

從他向我發問的同時,也令我對事件本身加深了一層理解。

 

可惜,因為工作重組的關係,我與他便沒有合作的機會了。但是我們卻沒有因此而變得生疏,相反,有時更會天南地北,無所不談。

 

同事的不快,全因是我小組內的另一位同事C的不負責任行為,而令大眾「人神共憤」。他做事本末倒置,把自己本身負責的工作看成是額外的工作,只要做多些功夫,便要全組人員知道自己的「功績」。相反,如果出現了問題的時候,他也會高調地向大眾聲明問題的源頭並非因他而起,矛頭一定會直指其他的同事,一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樣子。

 

一向脾氣溫和的同事,面對著同事C時,也不禁發出不滿的表情,每當提及他的「惡行」時,見到他的不滿情緒盡現在面上時,可想言之,他是如何的憤怒。

 

加上,同事C為了分清責任而釐定了一系列的守則,列明什麼是他的負責範圍,這樣令無辜的同事更加不滿,因為暗地裡同事已為C做了一連串的測試,不但沒有道謝,相反卻投訴系統的不完善,人為的錯誤,從而令C要加班至深夜。

 

做錯事當然要承應,但絕不能因此而抹煞一班同事的心血及時間,因為他們的確付出了不少時間及精神呢!

 

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同事對C的不滿越來越多,情況越來越嚴重,但我身為同組的一份子,卻未能把情況改善起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同事們被欺壓,感覺不是味兒。

 

明白到做事「一人做事一人當」,同事們應該不會怪罪於我的,但是又覺得誤會是因為我的小組而引起的,因而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此常常希望代表同事C向其他各人道歉。

 

心想,如果是我負責的話,工作中可能有錯,但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一定不會如此惡劣。

 

同事與我也有同感,覺得做事辛苦不要緊,只要大家同心去把事情做好的話,即使工作多麼的繁重,也是覺得值得的。

 

可是,現在即使如何的努力,在他的心目中,也是一文不值的。同是一起做事,理應互相鼓勵,而非互相踐踏、互相猜忌,這樣的合作模式又怎能成功呢?

 

做人做事,結論、結果固然重要,但當中的過程也不能忽視的,如果只求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話,即使工作能順利完成,但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了。

 

為求一己的利益,而失去了操守;

贏了別人,但輸了自己,值得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