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0日星期五

相機

每天,手提包也會帶著相機,相機,幾乎已經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之一。

 

科技之發達,令到我們活在這世代的人得以在任何時候保留最美的一刻。

 

數碼相機在近年才興起,現在相機之普及,差不多與各人手上也擁有一部手提電話不遑多讓。

 

記得以前,數碼相機還未普及,市面上即使有新款的型號推出,但沒經濟基礎的我,又如何可以買到呢?從來想也沒有想過會買一部相機的。

 

讀書時代,學校旅行、畢業拍照,或多或少,定必要拍一些照片來留念。那時,會從家中一個不知名的抽屜內找出一個外表古怪,沒有款式的「傻瓜機」出來一用。由小到大,如果要拍生活照、家庭照的話,一定會由姨姨操刀的,所以我們有沒有一部好的相機也不是問題,只要我們願意乖乖的站在一旁,作一個姿勢拍照便可。

 

然而,讀書時代,思想「純樸」,大家也是拿著傳統的相機(相對來說,我的相機是比較「醜」的),功能上也只要拍到相片便可,那會有什麼技術可言。拍出來的,只要沒有古怪表情,沒有眨眼的,便已經叫好了。

 

隨著時代的轉變,想不到在短短的幾年間,相機之普及不得不令人驚訝。沒有菲林的煩惱,只要手拿著相機,隨便拍下幾幅相片,可以立即看到拍攝的效果,喜歡的,便留下來存檔;不喜歡的,便把它刪掉,方便得很。

 

從來,我也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愛好拍照的人,從小到大(應該說,從青春期開始)便不喜歡拍照。對鏡頭特別敏感的我,一感覺到有相機在對著自己時,便會感到混身不自在,無論笑得多麼的開懷,也會突然收起笑容,因此拍出來的相片大多不甚滿意。

 

自從擁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機後,便開始留意身邊的一事一物,一花一草也逃不過我的一雙眼睛,也一一被我攝入鏡頭內。

 

起初的胡亂拍照,到後來會嘗試著相片的構圖,當中的過程很有趣,因為你心想著拍攝的角度,想捕捉那一剎那的感覺,要需要很細心的思考。有沒有試過,同一部相機,同一個地方,但不同人拍出來的效果很不同?這便是各人對同一件事產生不同的「心的感應」了。

 

在相機面前,我不是一個專家,我不懂什麼光圈,我不懂什麼快門,我只憑著靈感去拍照。然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開始明白光圈與快門的關係,開始明白要拍一幅美的照片是要講求「計算」的,並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雖然到目前這一刻,我對攝影還未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漸漸地對它產生了興趣。因為當自己拍到一幅相而得到別人的讚賞及認同,是一件很有滿足感的事呢!

 

親愛的相機啊!雖然我天天把你帶在身邊,但是在近日我卻把你放在一旁,沒有帶您四周找尋美麗的人和事,真對不起呢!找一天,我要好好帶您上街,拍很多很多有美感的相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