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伯大尼(Béthanie) 之中

參觀完牛棚,便進入伯大尼另一個小天地,從1873年開始成為傳教士的療養院,服務了差不多一百年的它,終於在1974年關閉,之後建築物才售予給置地集團。


 



把門推開,看到米白色的走廊,感覺上,真的很有醫院或療養院的感覺。而現在的分別,卻是沒有了當中的消毒藥水味道,換來的,是一份優雅的感覺。每一道白色的門內,變成學生們的課室與員工的辦公室。


 


繼續向前走,有一道深褐色的大木門,把門推開,原來是一所美麗的小教堂!



這座小教堂面積雖然不大,但卻充滿著歐陸的氣息。這所小教堂是新哥德式設計,前方一看,是一個拱形的圓頂,空間感很強烈 ,一入內,整個人頓時肅然起敬。



兩旁全是一道道彩畫玻璃窗,左面三扇,右面三扇。這些玻璃窗在伯大尼業權出售時被移走。 整個教堂一共有十九扇窗, 輾轉間有些玻璃窗及物品不見了。 在復修期間,幾經辛苦,才尋回當中的九塊玻璃窗。



第一扇。



第二扇。



第三扇。



第四扇。



第五扇。



第六扇。


除了這六扇已有百多年歷史的 彩畫玻璃窗外,還有三扇窗是當年的「真蹟」。它們便是位於教堂中央,圓拱門中央的耶穌聖心圖案與正祭台兩旁的玻璃窗。在聖若翰座座的協助下,學院便按原本圖案複製其餘的十扇窗。



教堂座位兩旁,本是祈禱室或靜修室,現在已把它們打通了。



那一小窗,是當年辦告解的地方。



教堂內一共有三款不同的地磚,見證著不同年代。這是最外的地磚,歷史也最悠久。


這是位於教堂座位下的地磚,你能想像到有多少人曾踏進這教堂祈禱嗎?


還有另一款地磚,看似簇新,但已有數十年歷史,比我,甚至我家人的年紀還要大呢!




你們知道這些石像是誰嗎?


聰明的你,一定能猜出來。沒錯,他們就是耶穌的十二門徒其中四位。 教堂內本應有十二個門徒的石像,可惜,有些在當年遺失了,即使盡了力,也只能找回當中的四個,然而,這四個聖像也只是複製品,他們分別是聖瑪竇、聖多默、聖保祿與聖伯多祿。


 


小提示,這個教堂可以租用來作宗教活動,同時也適合舉行婚禮呢!


 


 


~~~待續~~~

15 則留言:

  1. 迷迷,妳搜集了好多資料啊,真的多謝妳的解說,好像看旅遊書一樣呢

    回覆刪除
  2. 好靚呢,我的相機很久也沒出動呢..

    回覆刪除
  3. 係唔係喺薄扶林呢?
    走寶!中學時行山經過,但冇入到去!

    回覆刪除
  4. 好美麗巴教堂啊,每塊玻璃窗都好有特色
    你d相都好唔錯,令我好想置身其中一齊影相!

    回覆刪除
  5. 嘩!間教堂好有歐洲特色喎!新哥德式設計風格,建築物外面是不是長尖嘴形的?

    回覆刪除
  6. 你認得十二門徒邊個打邊個架?我無研究呢!我覺得都差唔多樣既,哈哈!
    以前學校教堂好細,我都係鐘意海灘多d

    回覆刪除

  7. 星期五喇!
    好莊嚴啊!感恩你的分享呢!

    回覆刪除
  8. 好漂亮的玻璃, 好美的小教堂

    回覆刪除
  9. 玻璃的顏色好靚呀~~

    回覆刪除
  10. 很美的教堂呀.....

    回覆刪除
  11. 彩色玻璃、地磚及整個環境都很美!

    回覆刪除
  12. 每個窗的設計都不同,蠻有意思的啊

    回覆刪除
  13. 支撐圓頂的那些叫拱肋,就是哥德式建築的特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