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日星期五

那一張紅色的椅子



不知道大家近來有沒有發現巴士及地鐵車廂內有點不一樣?


 


車廂內近中門(下車)位置的座位,坐椅改裝成紅色,被劃分為「關愛座」,希望藉以鼓勵及提醒乘客讓座予有需要人士。類似的計劃,早已在其他國家及地區推行(例如台灣),現在終於在香港出現,亦算是一個好開始。


 


從前,所有公共交通工具的車廂內也有告示(或溫馨提示),鼓勵乘客讓座給有需要的乘客,加上從小在家中及學校也有教導相關知識,理應人人也會自動自覺地讓座,只可惜,情況並非如想像中理想,某些乘客不是低頭把玩著自己的電話,便是閉目養神,偶然遇上一位主動讓座的好心人,猶如散發出一道天使的光環般耀眼。


 


現在,把座椅換上鮮艷的紅色,先「色」奪人,效果比一張小小的告示/提示牌來得更奏效!不難發現,現在,當乘客徐徐上車,然後到處找尋座位時,大部份乘客也先「搜尋」其他「普通」座位,把「關愛座」騰出來。直到大部份位置也被佔據後,才選擇坐在「關愛座」之上。當有長者或婦孺進入車廂時,亦有不少人主動讓座。當中,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即使車廂內擠滿人,但「關愛座」卻總是空空的!不論是否有一些「有需要」的乘客在附近,其他乘客們也自覺地寧願站立在車廂中,以騰出有關座位,果然是一大進步!試想想,一名年青力壯的青年人,坐在「關愛座」,他()的旁邊,卻站著一名年紀老邁的長者或是手抱著幼兒的父母或孕婦或傷健人士的話,那將會是一件多麼尷尬及反差極大的場面呢!


 


或許,有些人覺得這設計是多此一舉,然而,它還是默默地發揮著一點點的作用,至少,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以行動感動別人,對身邊的陌生人,作出更多的關懷、關心及體諒,令讓座的文化得以發揚光大,世界變得更友善美好。

3 則留言:

  1. 台灣似乎做得幾好, 平時就算人多, 博愛座都唔會有普通人坐的呢

    回覆刪除
  2. 其實D人唔揀黎坐,好大原因係怕要讓位...

    回覆刪除
  3. 証明香港人在退步囉~以前,邊駛呢D架,大把人肯企起身讓痤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