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人不聰明;
我為人不醒目;
我為人不勤奮;
我為人不主動;
我沒有遠大目標;
更沒有雄心壯志;
以上種種缺點,在職場上出現,是百害而無一利。然而,為了生活、為了謀生,也只好作出相對的改變。不想被看輕、不想被忽視、不想被捨棄,只好盡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從小到大也被教導要腳踏實地,將勤補拙,即使未必有超凡卓越的成就,至少,也不至於成為一名被人唾棄的寄生蟲。然而,人越大越發覺,將勤補拙或許只是一個自我安慰的藉口,勤奮如牛又有何用?最後或許只是白費勁而已。話雖如此,總比光坐著不做、「等運到」為好。
俗語說:「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某程度上,勤力與否,跟成功沒有必然關係。某些人,能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只需付出一點點,回報卻以倍數來計算;亦有一些人,懂得「生存之道」,巧妙地把責任推卸給別人,自己卻能坐享其成;也有一些人,一生循規蹈矩,步步為營,但前途卻平平。
有沒有遇過一些人,做事懶散求其,得過且過之餘,「隨意」得令人吃驚,但他們卻平步青雲?遇上這類人,再反觀自己,他們輕輕鬆鬆又一天,自己雖未必忙得茶飯不思的地步,但卻已緊張得冒汗心跳。緊張,並不是因為視工作是首位,只不過,希望在能力範圍內把工作做好,是基本的責任心而已。
偶爾在想,有時候,「太上心」也是一種負擔,當人家漫不經心的時候,卻只有自己傻傻地趕忙,不禁反問自己「何苦」呢?做多了,會否被視為「多餘」,自找麻煩?但要自己跟他們一樣,完全按本子辦事,卻又違背了自己的一貫工作態度。試想想,要是每人也只顧著自己,各家自掃門前雪,抱著「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態度的話,大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進步,幾乎可以成為絕響,只因沒有人願意多走一步,哪有突破的動力?
面對著一些「hea做」、凡事求其了事的人,心中縱然有一團火熱的心(雖然我還算不上有),終有一天,也會慢慢被感染、被同化、被影響、被磨蝕得體無完膚,漸漸會變得心灰意冷。比方說,你凡事盡善盡美,可是,身邊的人卻不認同(有否聽過類似的說話:只要合格便好了,要滿分來幹嗎?),那麼,再努力也是徒然。不禁懷疑,求進步求改善,是否已變成了一種奢侈?難道有heart 有火,只不過是一些入世未深、年少無知的人的專利?
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人活著不是只為了工作,工作亦不是生命之全部。對自己、對工作、對生活有要求,不是一件正常不過之事嗎?然而,把所有事看得太認真,最終苦的都是自己。在適當的時候放手、let it go(所指的並不是不負責任、把責任諉過他人),或許才是王道。
性格影響命運,命運又會改變性格,你都係放鬆D喇~!
回覆刪除我都學緊唔好咁上心(點解好似講左十世都仲係講緊呢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