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星期三

過冷

對於一個不善於表達情感的人來說,經常被形容為冷靜、冷漠、冷淡、冷冰冰。不苟言笑,只因不習慣把情感「暴露」於空氣中;情緒不波動,只因喜怒哀樂全埋在心裡。


 


把喜樂說出來,是分享,能把喜悅加倍;


把憂愁講出來,是分擔,能把痛苦減半;


然而,這看似是顯淺易明的道理,要實踐起來卻不易。


 


偶然也會跟他人分享,不過仍是以「點到即止」為大前提,總擔心自己說得眉飛色舞而「樂極生悲」──把氣氛搞垮(或不歡而散),但總比分擔愁思鎖事為多。無論內心有多焦躁不安、憂心忡忡,盡可能也不會流露當中的端倪。旁人不明白當中苦處,便會誤以為自己冷酷無情,對事情漠不關心,引來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要雀躍不雀躍、要激動不激動,情緒高低起伏不明顯,的確令人難以觸摸。雖然知道自己的缺點,但要改過來,談何容易?


 


口中沒說什麼話,臉上沒什麼特別表情,這並不代表自己對世情不聞不問、不積極,更不是冷血無情,只是不希望有太誇張或緊張的表現而影響他人的心情。然而,這苦衷卻又有誰明暸?情況猶如一對家長,對子女學業成績十分著緊。試問哪個當父母的,不擔心自己的子女?要是他們表現出關心時,子女又覺得這是一份無形的壓力。要是他們由他()自由發揮,卻又怕被說成是漠不關心,無論做什麼也變得不對,正是「左右做人難」!


 


在冷靜與熱情之間,的確有一條很大的鴻溝!要把兩者的距離拉近,看來有點難啊!

2 則留言:

  1. 外表冷冰冰的人,其實內心熱情得很!!~

    回覆刪除
  2. 舊家風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