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派人一同製作薑汁撞奶,一班人說十分易做;另一班人卻是失敗收場。同是一樣的製法、竅門,為何成敗各異?
是溫度問題?是薑汁多少問題?是鮮奶的問題?還是把奶撞下去時的「手勢」問題?
我不是專家,當然不會回答。但看得多、聽得多,忽然很想測試一下自己的「幸運指數」,看看以我這名盲頭烏蠅來做薑汁撞奶,會是成功?還是失敗?
買了一塊薑回來,把薑磨成蓉,榨取薑汁,備用。(磨薑榨汁後的手,「熱辣辣」,「慶」左好耐添呀)
坊間的食譜是把鮮奶(可加糖,但我這次沒有放糖)煲熱至少許冒煙(約80度),切勿把鮮奶煲至滾起。但這次,我比較懶惰,用微波爐「叮」熱一樣可以呢!
把煲內的鮮奶來回倒到煲內(目的令空氣走進奶內),最後把牛奶撞入已放了薑汁的碗內,不要攪動,也不要移動碗,待數分鐘,一碗「薑汁撞奶」便完成。
最後,大家猜猜我的第一次能否「撞」得成功呢?
答案是‧‧‧
以最老土的方法來證明,在奶上試放一隻匙,答案是‧‧‧「成功」!
雖然可放上一隻匙,但吃起來卻沒有「燉蛋」般「結實」,要是能再「firm」一點便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