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小時:
沒有嘈雜的聲響;
沒有車聲;
沒有街上行人的叫囂聲;
卻只有:
自己的呼吸聲;
自己的心跳聲;
鞋與地板所產生的磨擦聲;
來來回回的球撞擊牆上的聲音。
這個房間只有我一人,是的,是我一個人獨享這個房間。
白白的牆身,兩條粗實的紅線包圍著整個場區,旁邊是一道磨沙的牆,場外的看台,訪客能隨意坐在觀眾席上看著場內的人發球。
這還是自己第一次到場內打球,技術沒有,姿勢沒有,只怕球發出後不能把它回擊,令人貽笑大方。不幸地,有幾位路過的人正坐在場外的座位,起初,的確有點擔心,擔心給別人看到自己那些不知所謂的球技,故開始時打得比較拘謹。
漸漸地發覺,為何我要介意別人的看法?沒錯,我是初學者,而並非專業的球手。每個人也有初學習的階段,試問又有誰天生便懂得走路、說話?更何況是擊球?
不消一會的熱身,我已視場外為無物,更加專心一意的繼續擊球。
一個人無拘無束地拿著球拍,狠狠地用力一揮,把球打在牆上,越是用力,球越能反彈到自己跟前。
一聲聲響亮而清脆的發球聲,彷彿為自己打了強心針似的。大板一揮,球形成了一個拋物線,點擊了牆身,反彈在自己面前。
越是用力,越能把球擊得更準、更高。
反而,偶爾無力的發球,卻不能起什麼作用。沒有彈力的球,只會不停的向地面滾動,不像乒乓球或網球一樣有著很大的回彈力,一定要很用力把球打出,才會有機會繼續打下去。
心中不能有雜念,否則只會不停的拾球,發揮不了做運動的目標。
有趣的是,心中想著一些不快事,幻想著把這些壓力轉到球裏,然後用臂力盡情的把球打出去,發覺勁力比平常大,打得更加流暢。
半小時的運動,轉眼便過去了,不要少看這短短半小時的運動量,原來所用的力氣是相當驚人的。全身也是汗,面頰也變得通紅了。回程時,外套穿不下,在寒冬的街頭,只穿上一件短袖的汗衣,與街上穿著厚厚外衣的途人,相影成趣。
手雖然有點不習慣而變得酸軟,但流了一身汗水,壓力盡消,對我來說,可是一件十分值得的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