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8日星期二

一個人在途上(三)

每到一處新的地方,情況容許的話,我也會到當地的「唐人街」一走,一來當是景點來看,了解當地華人在外的生活習慣與自己的有沒有分別;二來,身處外地,到「最多華人」的地方走一趟,聽著熟悉的語言,份外有親切感,同時也可以一解「思鄉之情」。不過,千萬不要被我「多愁善感」、「想法多多」、「顧慮多多」的性格所蒙騙,以為當「人在異地」時便會想家想到哭!即使只是一個人在外,我是絕對沒有homesick的問題。而唯一令我心裏有點忐忑,放心不下的,就是擔心媽媽的健康,同時覺得把媽媽孤單地留在家中,未能陪她而感到有點愧疚。除了這份擔憂,要獨自面對新環境,對我來說,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越是接近唐人街,看到的中國人越多,然而有趣的是,在跟他說話之前,你不會知道他懂不懂中文,心中想著,對方會說廣東話嗎?會說普通話嗎?還是在當地土生土長的華人,只有中國人的面孔,而全不懂中國文化,只會英語對答?


 


當然,最自然不過的,便是以英語對答,這樣便一定「萬無一失」。而當聽到有人在身旁說著普通話或廣東話時便份外有親切感。


 


第一次到唐人街,是在一個漆黑的晚上,街上行人不多,認路當然倍加難度,即使想在街上找尋問路「目標」也不易。這樣也好,當作是訓練自己的機會,自己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直到遇到不對勁時才走回頭路。挺著胸膛向前走(絕對不能給別人覺得自己「不懂路」,否則給壞人看到便危險了),不久便看到「唐人街」的傳統標誌──「天下為公」的牌坊。一看到這四個字,就知道自己沒有走錯路了。這時,再也不能掩飾自己「遊客」的身份,拿起相機,拍下相片為証!



「唐人街」正門



從後面看回牌坊~



假日的唐人街很熱鬧呢~



白天看的唐人街,別有一番特色~


 



進入「街」內,雖然晚市仍未過,仍有不少餐館招呼食客,然而,環境與香港始終有分別,不像香港般「越夜越精彩」,街上行人已經開始稀疏,因此匆匆逛了一會,拍了幾張照片便離開,留待下次再來才品嚐當地的「唐餐」。


 


第二天晚上,到一間中國酒樓吃晚飯,才到達大堂,便發覺當晚有婚宴舉行,起初還以為他們包下整個場地而不設晚市,幸運地,酒樓還有一處是招待晚市,我才不致於「未吃晚飯,先吃閉門羹」。看著餐牌,方發覺自己很久也沒吃過一碗白飯,頓時覺得它特別美味。


 


第一次一個人上酒樓點菜,一個人,吃得不多,不能叫幾款小菜,桌上只有一碟菜跟一碗飯,跟旁邊三五成群的聚餐,甚至跟在場的另一邊舉行的婚宴比較起來,成了很強烈的對比,感覺有趣得難以形容。



雖然只有一款菜(薑蔥炒龍蝦),但我卻吃得津津有味



 



人在外地,白飯也特別「矜貴」~ 


 


陪著我一起吃飯的,就是身旁的相機跟毛公仔,自得其樂。



 


而我的相機,卻吸引了另一枱的食客。原來那兩位食客跟酒樓的其中一個職員是朋友,他們遠道而來探望這位朋友,身上卻沒有帶相機,所以就請我幫他們拍照留念然後電郵給他們。還是第一次以自己的相機給陌生人拍照,感覺挺特別呢!


 


 


 


 


~~~待續~~~

16 則留言:

  1. 嘩!好味呀!
    有冇試過發夢都係 以英語對答呢?

    回覆刪除
  2. 異鄉的龍蝦,感覺如何呢?

    回覆刪除
  3. 好味喎!係香港我都好少食龍蝦

    回覆刪除
  4. 龍蝦~yummy 很大碟,你一個人吃不吃完呢?吃不掉,我可以幫上這個忙喎~

    回覆刪除
  5. 是啊, 外國很少夜市, 所以香港是很特別的呢
    公仔與真蝦的對話好搞笑

    回覆刪除
  6. 迷女是不是還未揭曉你去了什麼地方? 青bb猜是跟紐約同一time zone的地段呢... 應該是美國境內吧?

    回覆刪除
  7. 真得意。看牌坊後面,再回到正面,就天光。哈哈。

    回覆刪除
  8. 在外吃中餐應該是滿貴的.
    若再加個青菜就更好了

    回覆刪除
  9. 天下為公 ~~~ 好台灣feel

    回覆刪除
  10. 呢度係倫敦唐人街 ?! ← 估中有無獎 ?!

    回覆刪除
  11. 以前跟旅行團去旅行,一定會去唐人街食,又一定只得白飯與青菜,無啖好食!

    回覆刪除
  12. 我以前去旅行見過一個伯伯, 佢移民去加拿大幾十年, 一句英文都唔識呢... (我點會知? 因為海關職員問佢睇boarding pass, 佢竟然以廣東話話我都唔知你up乜! )

    一個人食一隻聾蝦? 人哋已經係聾, 你仲食佢? 咁殘忍?!

    回覆刪除
  13. 迷女去了那裡呢,好神秘喎,快些開估啊。唐人街,我就只去過日本的,其他就沒去過了,裡面的東西可真貴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