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也需要錢,雖然,有錢也不是什麼也能做到,可是,沒錢卻什麼也做不成。你問我需要錢嗎?我會答,「當然需要。」吃飯要錢,坐車要錢,即使足不出戶,在家也要用電,也要用錢。但這並不代表我是一個貪錢的人,相反,只要能供給生活基本所需,便已足夠。
金錢,像一個無底深潭,何謂多,何謂少,是相對的,因人而異,沒有一個界線,有趣的是,從來只有人會嫌少,卻不會嫌多。
當你存款戶口有點積蓄,銀行便會不時寄出一些信貸的宣傳單張,以各項優惠、獎賞來吸引客戶申請貸款。然而,卻從未使我動心。一方面,沒有需要額外的金錢;另一方面,這筆錢,卻不是白白得來的,是需要支付利息或「手續費」,我不想白付這不必要的支出啊!直到現在,除了讀書時的學生貸款外,我可沒有向什麼機構作出借貸,除了一個不知在何時出現、暫時未完的夢之外──買樓置業或買車。我知道,在我能力內是沒可能一次過付款購買房子,不過,暫時對我來說,這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事呢!
宣傳單張或可不理會,但卻無可避免地收到一些宣傳電話,不斷地推銷著不同程度的「借貸優惠」,每每在開首便會說他們的計劃有多好,計劃是給「特選客戶」,不由分說便滔滔不絕地說下去。起初不誤有詐,才不幸多聽幾秒鐘,否則,還未待他說下去,定必把對方拒諸門外。
然而,他們仍是鍥而不捨地問下去:
「為什麼不申請啊?很優惠的呢!」
「沒有需要。」
「為什麼沒有需要?」(心想,有沒有需要,自己最清楚,難道有「優惠」便一定要接受嗎?不要就是不要,理由何必要跟你說?)
「沒需要,便是沒需要。」
「你在短期內會去旅行嗎?有經常投資嗎?多一筆現金,現金流動性大一點啊!」(要是臨近節日,更會以「買禮物絡親朋好友」作藉口呢!)
每當我聽到這些借貸「理由」時便會無名火起,這些全是非必要的東西,我可不會因一時的高興與玩樂而借下一身債務啊!!!
借錢買屋/買車,我完全明白,因為大家也只為生活舒適一點,有一個安樂窩或一輛車來代步,可是旅遊、投資、送禮等卻只是生活中的小點綴,在有剩餘的積蓄才進行,才是一個正確的態度啊!
積穀防饑,是應有的態度,未有「彈藥」便只懂享樂,不理債務所帶來的重擔,這跟寓言故事中,只顧玩樂的蟋蟀,未有在炎夏做好準備,在寒冬中饑死,不是很相似嗎?
負責宣傳的先生小姐,雖然我對你們所推介的「優惠」全無興趣,但下次可不可以把當中的「理由」改良一下?因為你們的一句說話,可能令很多沒自制能力的人墮入不必要的債務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