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坊間興起養電子寵物「他媽哥池」,大人小孩,手上拿著一個蛋型的玩具,每天定時要給「他」吃飯、嬉戲,要令他每天也保持愉快的心情。要是多天不理會、不照顧它的話,它會發脾氣,生病,甚至死去。
熱潮一過,當年的寵物,便成了抽屜裏其中一件「過氣」玩具了。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寵物轉變成網上寵物,反而成了電腦中的其中一個小玩伴,不用隨身帶著。而它好像從沒有離開過似的,只是它用了另一種方式來跟人們「相處」。
網上寵物,跟以前的沒什麼分別,也只不過是跟它玩玩一些簡單遊戲,令它的開心指數高一點;也要給它吃的,令它吃得飽飽,才有心情跟「主人」嬉戲;同時,也要兼顧它的清潔度,令它時刻也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寵物。
跟同事閒聊起來,才發覺每人跟「寵物」相處的方式各有不同,而有趣的是,對待寵物的態度,竟然跟「主人」本身的性格極為相似。
大家可以想像到我養的小寵物會是如斯模樣嗎?
原來,我在不知不覺間,把自己的性格投射到寵物也不自知呢。
同事甲喜歡新奇事物,為了達成心願買某些擺設,便會設法「賺錢」,買了心頭好後,便會常常給它換新裝,每次見到它,也是以一個新的形象示人;
同事乙是一個喜歡逛街購物的人,每每可以用上昂貴的價錢來買心頭好而面不改容。在養寵物的世界裏更能發揮「千金散盡」的特性,一分一毫也用來買飾物「回家」為家中寵物裝身,有次更為了賺快錢而把手上的所有錢幣放在「賭博」上,期望以小博大,以最短的時間賺到足夠的金錢來買心儀的擺設,結果嘛,當然是「一舖清袋」,連本金也沒有了;
而我呢?卻是一個「守財奴」,把賺到的金錢只放在一旁,東西不買,擺設不買,賭博也不玩,寵物之家,幾乎家徒四壁,一旦用錢買了東西回家,金錢指數跌到谷底,十分徬徨無助;
當然以上全是搞笑事一則,在寵物之家內的行為也是比真實誇張了百倍,真人當然沒有那麼誇張,然而,每當提起各人在養寵物世界中的「表現」,也不禁發出會心微笑,甚至笑得人仰馬翻。
原來在網絡世界中,雖不致於完全反映現實,但卻與現實相差不遠已,想起來也覺有趣。要不是跳出框框來看回自己──的寵物時,也不知道原來「物似主人型」,潛意識把性格放在其他事,也是自己的縮影。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想在網絡世界變成一個與現實完全不一的人,原來也不容易,因為我們少不免會把自己的性情加進在內,變成另一個自己!當中最大的分別是,遊戲可以reset,可以放棄不玩,而人生,卻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因此不能任意妄為,要為自己的行為全負上責任,不能一走了之。
F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