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喜歡向上爬、向前看,追求進步,只要努力,碰上機遇,要成功、要升級並不難。很多時候,失敗是因為兩者並未能在同一時間內出現,努力了,卻遇不上機會;時候到了,卻給人捷足先登,落得只有陪跑的份兒。
從小到大,我們也不停的向前走,向上望。讀書時望升班;上班時望升職,即使在生活上的細節上也求升級:玩遊戲時望升level;出門旅行望upgrade到商務客位;到酒店望提升到deluxe房間等等,每件事也是向「上」進發。
還記得小時候,從「小錢罌」升級到銀行開戶,是生命中的一項重要里程碑之一,這本小小的存摺,跟我有著不可分割的情感。那時候,我還天真的以為,無論到何年何月,只要提存金錢,也要乖乖的拿著「紅簿仔」到銀行排隊,直到自已變成老婆婆為止。然而,時至今日,「紅簿仔」已經被提款卡/綜合理財帳戶所替代,「紅簿仔」客戶,成了小戶。此卡/戶口的出現,的確為市民帶來很大的方便,不需要在既定的辦公時間內才能提存款項,用錢,也變得如便利店般方便,廿四小時隨時可以進行。
提款卡是第一步,接著「升級」的,便是擁有個人的信用卡。相信不少人還記得當年一句「一卡在手,世界通行」吧?信用卡的發明,的確令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不用事事使用現金,只要能適當地運用它,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理財工具。然而,要是自制能力薄弱一點的人,不善加理用這種方便,「先洗未來錢」,便會帶來不少煩惱。
金卡比普通卡厲害,白金卡比金卡更勝一籌,但原來高處未算高,黑金卡才是至尊無敵!信用卡的顏色,彷彿成了人們身份、地位的不同。同樣地,卡內的「信用額」,更是身份的象徵!信用額越高,代表這人的消費及還款能力越高,地位更超然。當然,這是上一世紀的事了,隨著信用卡的普及,普普通通的,也已經是金卡,昔日白金卡的「尊貴」,已經不復當年了。
還記得第一次被「邀請」提升為白金信用卡用戶時,心中的確有一絲的興奮,當時還滿心歡喜的以為,被提升的同時,信用額也會被提高,原來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除了顏色上的改變、號碼不同,優惠有所不同外(那些優惠卻從沒用過呢~),其他的卻是維持不變。回想起來,也覺自己天真得可笑。即使銀行把我的信用額提高,對我而言,只不過是一個虛無的數字而已,總不可能,人家給你多少備用,便用多少吧?信用額有多高,對我而言,也是沒意思的,總不會因此而「碌卡」買車買樓吧(要是擦卡後不用擔心還款的另計)?我還是有自己的消費模式,夠用便好了。
因此,每每收到銀行的宣傳信件或電話,說自己已有「資格」升級,也不會主動要求提升,除非不用花任何時間、心思,不用額外提交什麼證明文件,我才會加以考慮。一來不想麻煩,二來也不想給人誤會我是什麼有錢的富婆!
無可否認,被銀行挑選為「尊貴的特選客戶」,也是一個無形的「自我鼓勵」,至少,在他們眼中,我仍是有點價值,不是被列入黑名單的一群吧?不過,話雖如此,我也不是所有升格也會接受的,畢竟,自己知自己事,我只不過是小存戶中的一份子而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