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

Recharge

電力的出現,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它的奇妙之處是,我們捉摸不到它,卻不能一天沒有它。我們知道它的存在,卻不能、也不會傻得去接觸它以證明它的存在。我們要靠電器上的指示燈號才能得知它是否有電流流過、是否正常運作。當電器用品沒有反應,第一時間便會檢查電制有否鬆脫,確保並非因電力中斷而未能正常運作。


 


拿著手提電話,電池指示器會提醒著機主,電池值還剩下多少。剛充電完畢,「格數」滿滿,不用怕在上街時使用電話會突然「沒電」。拿著一個沒電的電話,或是不能講話的電話,得物無所用,頓時成為一個沒用的物品,想找別人找不到,別人想找自己也找不到,自己氣結時,別人又覺得厭煩。


 


然而,電話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後,有時電池指示器上的指標也不能盡信。以為滿滿的電池,可以盡情傾講,卻原來只是一個假象,才說了數句話,電池值忽然「急降」到只剩下一半;要是本身已用了「數格」電,更可能只剩下如一條幼絲般的電量,真是每講一句話也是戰戰兢兢似的。


 


我是一個在電話中很堅持說「hi」及「bye」的一個人,要是因著種種原因而未能在電話中止前跟對方說上「再見」的話,我會感到忐忑不安,覺得自己好像很沒禮貌,在還沒有official掛線前便中止對話,突兀又不大方。因此,要是明知電話的電池快要耗盡時,便得急急把話講完,在電話未自動斷線前便跟對方說「再見」,好使對方不會因突然掛線而感到詫異。


 


我的電話長期處於備用狀態,每次充電也可以用上數天,即使電池漸漸自動流失,也能在「適當」時候給它充充電。既然電話用量不算多,也不常「煲電話粥」,偶然一次電話響起來(宣傳電話除外),的確令人興奮!不過,巧合的事,往往也會這個時候發生。明明電池「常滿」,才不過說上兩句話,為何這樣快便經已幾乎「見底」?對一個鮮有講電話的人(公事除外)來說,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人生跟這電池也一樣。


 


你以為滿手準備好,一切準備就緒,當切實執行時,才發覺之前儲下來的能量已在不知不覺中消耗。當發覺它從指縫間慢慢流走,捉也捉不住,感到無奈,也後悔不已。


 


電池在適當時候也要充電,才能繼續發揮其功能。人也是一樣,在適當時候,也要回氣充電,否則,當發覺自己只餘下那丁點兒的力氣時,不足以支持自己繼續下去,那時候,想補救已是太遲,後悔也莫及了。


 


還是在「人生電池」未到「最後一格」前,好好的充電。只不過,為何我每次充電時間也好像不夠似的?難道,我這舊電池已經開始老化,無論如何充電,也沒有百份百的備用能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