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8日星期四

別要變成他

取他人之長,捨他人之短,集眾人的優點於一身,該是一件最完美的事吧?世事無完美,人也一樣,要是優點能比缺點多,「適當地」隱惡揚善,在別人心中,已是一個不錯的人了。


 


要學習別人的好,從而得到別人的認同,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毅力;相反,要學「壞」,一秒也嫌多。如上篇所說,權威性是需要經過年月的累積,做起事來,才能令人心悅誠服(狐假虎威的「假權威」除外)。這對一些由「零」開始、慢慢累積「功績」的人特別奏效。然而,對一些從一開始已表現不濟的人,要從「負」到「正」,令人改觀,卻不是一件易事。


 


好事做一百件也未嫌多,同時也未必有人讚賞;可是,當做了一件壞事後,特別是在日後變本加厲的話,要「翻身」便顯得更加困難。


 


相信每人身邊,或多或少總會認識一些「無料之人」,只要聽到他們的名字、看到他們的背影,一個個「壞印象」便從腦海中浮現出來,心中不禁想:


「他/她?完全唔掂!」


「旨意佢一定出事!」


「靠佢不如靠自己!」


「等佢?分分鐘等一世都做唔好!」


「全team人最唔得既就係佢!」


下刪一千字‧‧‧


 


每當說起某人的「豐功偉績」,可能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頓時火冒三丈,氣難平。處事不負責任,已經見怪不怪,再埋怨、再氣憤也於事無補;要是偶一為之的表現「正常」,並不會因此而覺得對方「覺悟前非」,反而覺得他的行徑「反常」,違反了本身人物性格的特徵,心想對方不消一會便會故態復萌,簡單一句,「從不會妄想對方會改善任何事」。


 


面對著這些人,明知不能改變事實,只能硬著頭皮面對,唯有自求多福,不能對他們寄予厚望。有時也會覺得自己很討厭,為何要「睇死」對方,不給予對方改過的機會?難道一刻的錯失,便換來一世「不濟」的名號?


 


機會不是沒有給予過,只是對方一次又一次的令自己失望。失望得太多,便會變成絕望──絕對沒期望。無論以後如何覺悟(相信機會不高,只因三歲定八十,態度照舊的屢見不鮮),也難以一洗根深柢固的臭名。


 


面對著這些人,已經變待得麻木。縱使已習以為常,但偶然也會為些芝麻小事而發牢騷,細心一想,基本上他們的行徑、態度,已對自己起了免疫作用,只因已明知「佢係咁架喇!」,便只好接受,否則,只會氣壞自己。同時,也多得他們,成為「樣板」,從他們身上學會不少,至少,一想到他們,便會提醒著自己,切忌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他」!每當人們想起我時,雖不奢望別人記得我的好,卻不希望別人在背後為我下一個評語,「這個人完全唔掂!」。即使不能「名留青史」,也絕不能變成「遺臭萬年」!

15 則留言:

  1. 呢D奇葩,總有一個係左近...

    回覆刪除
  2. 梗唔會,呢種人好難做架,我地太「平庸」啦!

    回覆刪除
  3. I worked with some very smart people before, Harvard, MIT, Stanford. The whole company, including the President know he is the best. And he is the nicest person you'll ever know. You can only respect them. There are other people that just don't even make any sense. I don't know if they are thinking or not. Everything require some thought even what you want to eat for lunch.

    回覆刪除
  4. 有真才實學的人好少自大自滿的. 正是學無只景, 佢地仲想更進一步的. 我第一份工啲人真係堅到飛起, 十幾二十歲就在名校攞航天工程博士.

    回覆刪除
  5. 讀得書多,品行唔好係重 衰, 衰好多添

    回覆刪除
  6. 最慘係讀壞書, 香港好似最多 讀壞書的人. 希望妳唔係呀, 嘻嘻

    回覆刪除
  7. 識得問有冇讀壞書就唔係啦

    回覆刪除
  8. 人人都覺得佢唔掂,佢自己就以為乜都識,但係梗有一個係你左右先至死!

    回覆刪除
  9. 讀唔好同 讀壞係好大分別的

    回覆刪除
  10. 妳係讀唔好姐, 嘻嘻

    回覆刪除
  11. 仲有得救的

    回覆刪除
  12. 學無止景, 我都仲有返學架. 太多好玩嘢學架

    回覆刪除
  13. 唔好話淘唔淘汰啦, 宜家讀書是為興趣的, 好玩就好了

    回覆刪除
  14. 都係冇謂為呢d人傷心、傷身咯!

    回覆刪除
  15. 畢業後再讀書先真係學到嘢, 以前讀書只為考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