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以不快樂,部份原因是因為客觀的事實因素,另一部份,也是佔最大的比例,便是很多時候也是人們自己庸人自擾,把小事無限放大,本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在「放大器」下,也會變成如銅鑼般大的困擾,不快樂指數以幾何級數遞增。
人的感情、感官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喜怒哀樂都一一寫在這頁「紙」上。快樂的事,顏色繽紛絢爛;沮喪之事,顏色也會變得黯淡失色。每人也希望顏色越繽紛越好,然而,人的盲點總在這時候出現,只會看到灰暗漆黑的一面而把本來已有的「色彩」忽略。當白紙上出現一點小污點時,我們只會把它無限放大,更會對佔去大部份的白色甚至彩色視而不見,自怨自艾。
很多時候,這份不安、不快樂,是源於比較。要是把每件事也獨立來看及處理,評分絕對會高一點,快樂指數也會高一點。可惜,人總有一份比較的心,不自覺地把別人一併放在天秤上作出比較,誰較出眾?誰較差勁?誓要分出高下才罷休。捫心自問,這份比較是必須的嗎?還是喜歡在比較中勝出的那份優越感?
常跟自己說,盡力做好自己份內事便好,別人比自己優越,可能基於對方的確比其他人優秀,加上對方的努力不懈,能得到比別人更好的回報,是理所當然之事,再渴望、再妒忌、再埋怨也是無濟於事。要不,便鞭策自己,以對方為奮鬥目標,力求進步;要不,便接受現實,減少自怨自艾,收起無謂的怨恨,只因這份怨氣,並不會轉移到他人身上,相反,只會一步一步的傷害自己。
近日發生了數件事,理應感到開心、安慰,然而,在快樂背後,我卻隱約感到一絲徬惶、無助,這是出乎自己意料之外。跟自己說,要放下這份不該有的不安感,可是這份感覺仍是揮之不去。再細心分析,原來,這是因為自己不自覺地在作出無謂的比較,再「加鹽加醋」,把問題複雜化。
但,在我仍是故步自封、埋首及沉溺在自我貶抑的同時,其實身旁有著很多真心關心自己的朋友,一想到這裡,忽然之間,感到豁然開朗了。不禁反問自己,為什麼自己只懂著眼於一些自己控制不來的事,而忽略了一些更珍貴的人與事?他們發自內心的幫助、鼓勵自己,我該把這些人和事「無限」放大才對啊!縱然在一百人裡,有九十九個人不喜歡或看扁自己,只有一個人懂得欣賞(甚至說不上欣賞,只是一個隨意的鼓勵),不是已很足夠嗎?
可能有人覺得這是「阿Q」,自欺欺人,但要是換角度而尋得快樂,有何不可?別人不喜歡自己,嗯,那就反省反省,把缺點改好;這人不欣賞自己嗎?至少還有他/她覺得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
與其只留意白紙上的黑點,倒不如把它幻化成黑點旁有著無限的白色/色彩所包圍著,這樣不是能令整個既定的事實來一個大逆轉嗎?與其把不快樂的事無限放大,何不換個角度,把能令自己快樂的元素放大,這樣,不但能減少埋怨,而且,最重要的是,快樂才會因此而停留。
好好運用逆向思維,人也會快樂一點!
回覆刪除人大左,真係好多時都會唔開心一餐,我都學緊開心d。
回覆刪除人人都要自己的一個井. 深淺各不同. 想無唔快樂. 可能都要放棄一啲快樂. 一切當平常就沒有不快樂和快樂了.
回覆刪除人比人, 比死人, 公司就係有太多比較, 所以至咁多衝突! =__=
回覆刪除心心來探你了.....
回覆刪除我差唔多日日都話欣賞你架喎~乜你冇聽入耳架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