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對自己好一點;
我要對自己好一點;
我要對自己好一點‧‧‧」
心中不停地唸著這句說話,只因我對自己實在有愧。
有時候,我會在想,究竟自己是否有虐待狂的傾向?整天喜歡自虐,笑臉是罪大惡極?
還是,自己是一個被虐待狂、喜歡被自己虐待,要苦苦的過日子才高興?
可以被縱被寵被哄的人是幸福的,可是,我們只能把這些幸運看成一種額外的福氣,而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等待別人來哄自開心,太被動了。要是得不到別人的關注及垂顧,快樂減半的同時,還為自己增添不少失望。一心期望別人待自己好,就像等待施予,像搖尾乞憐般,「快樂指數」要聽候別人等候「配給」,一切也不在掌握之中。
世上沒有人有義務待自己好,唯一能肯定會待自己好的人,就是自己本身。要是連自己也放棄待自己好的機會,便連世上唯一會待自己好的人也拒諸門外。
在情況許可下盡情任性,想做便做,當中一定很快樂吧?可是,我卻視這種任性為禁忌。然而,話說回來,某程度上,對自己嚴苛,也是任性的一種吧?為什麼不偶爾買些小東西哄哄自己?為什麼每次購物也非得需要一個理由不可?
從來,我買禮物給別人,都不需要理由,只要那用品是適合對方使用,不論是何月何日,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相贈。然而,為什麼買禮物給自己,卻要一個「充分」的理由來支持?
每一次的任性、每一次的待自己好,總會為自己帶來一點的忐忑與不安。然而,這一刻,我真的很需要一些「小衝擊」來刺激(或鼓勵)一下自己。
我的購物欲不大,但當這欲望出現在腦海裡的時候,便往往無法把它抑壓下來。三思而後行,是我的宗旨,從而可避免因一時衝動而買下不該買的用品(偶然也有失手時,三思後仍會買錯東西)。常笑說,要是我在想著同一件物件超過三天時,我想,我已經「愛」上了它,再也逃不了它的「魔掌」。
「只此一次」,是我每次對自己任性、哄自己後所說的安慰說話。接著,「後悔期」便會出現,待時間過去,才能真正享受到當中的樂趣。待自己好,買禮物獎勵自己,這理由,不太過分吧?
當然不過份啦!
回覆刪除要啦,我等時機成熟,都要對自己好D 。
回覆刪除其實係咪iPhone?
回覆刪除買喇~買喇~我最鍾意叫人買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