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

實至名歸

要恭賀別人,說一句簡單的congratulations,何其容易。然而,捫心自問,當把congratulations說出口時,那是否由衷的恭喜對方?還是只不過是基於禮貌、不想得失別人而做的表面功夫?


 


看到別人成功、得悉對方獲獎、知道人家達到某「成就」,「恭喜你啊!」是「皮笑肉不笑」、背後暗罵對方「浪得虛名」?還是打從心底裡替對方高興,覺得對方「實至名歸」?


 


人性就是這樣。


 


當「成功」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總有千萬個理由令自己及別人相信自己是絕對有能力獲得「獎賞」,深信自己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回報是「應份」,而且,這份成就及付出是得來不易。然而,當成就歸於他人時,很容易便懷疑別人是否因關係、因捷徑而輕鬆獲得同等待遇?


 


或許,是內心深處的「妒忌心」作祟吧!暗地裡喜歡拿別人的「成就」,跟自己作比較,或多或少,也有帶點酸溜溜的味道。然而,撇開妒忌之心,平心而論,冷靜分析對方的優劣,他(),究竟是否實至名歸?


 


以一個簡單的測試為例:當你職位有所提升時,身旁的人會有什麼反應?急不及待地前來祝賀你?還是,一臉「正常」,卻在眉宇間隱約流露出不屑的表情?


 


沒錯,成就的真偽,是真材實料,還是自吹自擂、僥倖過關,只有自己「最清楚」,根本不用在意旁人以什麼目光來看待自己,某些人更可能想衝口而出:『你不屑,只不過是「唔抵得」,誰叫我真的有才華?』,然後,full stop & shut up。然而,當這想法真的在腦海中劃過的時候,先不妨作出「自我反省」(不過,這些人會否反省,真的成疑問),究竟,是別人嫉妒、忌才,還是自身「有問題」?


 


我承認,自己曾對某些人的成就「暗起問號」,心中暗忖,「有冇搞錯?」。同時,我也反問自己,是否自己太小心眼、小器,「唔抵得」作祟?然而,當知道幾乎「全世界」也有著相同的「問號」時,我便知道,這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對方本身的確有著問題。


 


Deserve it or not,既客觀、也主觀。是成功或失敗,當中離不開一條算式,只要是客觀的事實,便不容否定。要是真的實至名歸的話,不用大事宣揚,好事自會傳千里,別人沒理由「看不見」的。當一個人心存疑問時,或許可以推說對方「唔識貨」,但當兩個、三個、甚至更多人在質疑時,或許,這再不是停留於個人主觀的妒忌,而是客觀的因素令人產生疑問。


 


自問不是很出眾,從小到大,很少人會讚賞自己deserve某些事。初次被說「you deserve it」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感覺。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遇過某些「浪得虛名」、完全不值得別人「恭賀」的人時,方發覺,別人的一句「deserve」,比簡單地說「恭喜」來得更珍貴、真誠。你我可以不假思索、毫不吝嗇地向人說出congratulations,但要跟人家說對方deserve某些rewards時,我相信,那是絕對地發自內心,畢竟,昧著良心說別人deserve it,是一件高難度動作──咒罵對方「抵死」除外。

4 則留言:

  1. 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比讚「deserve」一詞,迷迷你是是值得!

    回覆刪除
  2. 講真,我到現在有時說Congrat時都有d猶疑,因為塞翁失馬的故事影響我太深了。

    回覆刪除
  3. 今時今日實至名歸的少之又少了. 有料的都不會靜待什麼名歸啦. 一早另有高處了, 呵呵

    回覆刪除
  4. 而家真係冇實至名歸架嘞~成個社會都係咁,小如公司升職係排年資,大如特首選舉就講背境同關係~SE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