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星期五

逐漸消失的manner

禮貌、禮儀,是一點一滴地從家中、學校裡學習得來。從小便被教導要互相禮讓、不爭先恐後,以禮相待。還記得小學時曾經背誦一個繞口令,其中一句「唔該、多謝、對唔住」,直到現在,我還可以隻字不漏地把整篇小文背誦出來。


 


一直把禮貌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是每人必備的「美德」。縱然仍有一些人會擾亂秩序、破壞規矩、惹事生非、禮貌欠奉等等,但只會把它當作是一小撮人的行為。然而,經過一輪的觀察及親身經歷後,方發覺禮貌已變得十分矜貴,某些人怕吃虧、事事要別人禮讓自己而不是互相體諒,擾亂了和諧的生活。


 


推門或拉門,是經常遇到的動作。無論是推還是拉,出入的先後次序,是先出後入,還是先入後出,並沒有一個硬性規定。讓對方先前行,最多只會延誤一兩秒的時間,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我不介意為別人拉門,但我卻介意對方抱著理所當然的態度。難道他們以為自己在五星級酒店出入,而我是負責開門的門童嗎?他們直出直入,完全無視有人為他們拉門柄。我不期望對方會說聲謝謝,但至少,也該點頭示意表示友好吧?最離譜的,還是曾遇上一些男士,竟然身手敏捷得在電光火石之間,從門縫中「攝」進去!我不是女權分子,什麼lady first,先放在一旁,抱著「在路上,人人平等」的心態,誰先走,已不是問題。縱然再趕時間,要是男人這樣一「攝」,真的突兀討厭(女生表演「攝」技,同樣難看,即使穿得再得體,也會在頃刻間把高貴的形象全毀)


 


起初,還以為這是自己對別人要求過高,著自己別太執著,但跟同事閒談時,原來連他們也覺得這情況越來越普遍!那證明並不是自己的偏見,而是欠缺禮貌及自以為是的人越來越多。


 


另一例子(可能大家未必認同),是電話的禮儀。


 


我不是禮儀小姐,對正規的禮節並不知曉,但基本的禮貌,還是需要的。隨著電話的來電顯示越來越普及,不論是打電話或是接收電話,甚至只是憑聲認人,要知道對方是誰並不難。要是彼此相熟的,通電後不稱呼(不報上名來),也是正常不過。然而,對於從沒接收過或第一次接觸的人,甚至連來電顯示也欠奉的時候,是否應該先把名字報上,才繼續對話?倒不成連對方也不知道是誰而跟對方談上大半天吧?我討厭跟「不知名」或假設我已知悉對方(陌生人)是誰的人對話,要是遇上這樣的人,我必定把對方喊停,直到清楚對方是誰,才會繼續對話。


 


接著,是書信、電郵的問題。


 


自問,要我寫一封很正規的書函的話,我應該會「不合格」,然而,最基本的上下款,還是必須的(私人信件或是其他原因除外),最低限度,第一次也要有自己的名字在下款吧?


 


我承認,我是一個要求高、甚至是挑剔的人。但要是連一些基本的要求也不堅持的話,只怕有一天,自己會跟他們一樣,把一切看成理所當然,禮貌漸漸成絕響。當然,我不會期望別人跟自己有同樣的想法,即使人家覺得自己的堅持是固執、墨守成規、一成不變,但我覺得,只有這樣做,我才能減少得失別人的機會。


5 則留言:

  1. 認同妳所言,越來越發覺現今社會對基本禮貌有所改變,就連一句簡簡單單的「唔該」、「多謝」也吝嗇,我們這等變成外星人啦!

    回覆刪除
  2. 世界兩極化,睇吓政治走勢就知. 幾時都是弱肉强食, 有強權無公理的. Manner is for losers, haha

    回覆刪除
  3. 講到電話,我前幾天才在說,我真的很討厭那些講完自己想說的話之後,連結語都沒有,更遑論說聲再見,就掛電話的人!

    回覆刪除
  4. 礼貌礼仪是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现今社会的确有些人的言行让人不齿,让人感觉不到社会进步,反而多了社会退步的疑惑!与文明的人交往,多了愉快与舒畅,反之,只有不屑与烦恼!

    回覆刪除
  5. 我都發現有好多「攝石人」~但係你講嗰個繞口令我就唔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