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星期日

不一樣的「警訊」騙案

是這樣的,同事朋友為了游說自己買智能電話而各出其謀(感謝他們的嘔心瀝血),只可惜,他們面對的是一個超級另類的「火星人」,一直不為所動,當他們開始企圖或意圖放棄的時候,想不到,竟然有人會付諸實行!

想必大家也曾看過警訊當中的街頭騙案吧?當中的人物包括:
1) 騙徒
2) 同黨
3) 路人(都是同黨之一)
4) 水魚(被騙者)

如是者,以上角色一起上演著一齣「加入智能電話」的騙局(說笑的喇!只是過程實在太可笑了!):

騙徒,由同事A飾演;
同黨,由同事B飾演;
路人,由同事C飾演;
水魚,這個重要角色,當然由本人傾力演出;

首先,「騙徒」首先向當事人展示出貨品有多好,功能及價錢上有何優點,最重要的是為了得到「水魚」的信任,不惜表示已「率先」購買,只是等待貨品的送遞(他的確沒騙人,真的買了)。與此同時,「同黨」亦加入游說戰團,重申及複述「騙徒」的重點,以加強說服力,更不惜說亦要買同一部。及後,「路人」經過,漫不經心地以第三者的角色,同意他們的觀點,沒有「硬銷」,只是淡然地說出「以這個價錢來說,這貨品的確不錯」,令人「不誤有詐」。

要成為「水魚」的先抉條件,首先是心軟易哄,其次是容易受影響。以自己為例,本是不屬於以上所列之內。不過,卻有著第三個原因而把這道牆輕易擊破:缺口──「有此需要」,便會輕易動搖。因著這道小缺口,輕輕鬆鬆令「水魚」say yes!

當然,以上說的所謂騙案、騙徒、受害者等等全都是開玩笑,同事們都是關心自己才向自己推介他們認為是好的東西,而我,絕對不是受騙而是甘心購買!同時亦證明自己不是一個不加思索便亂花金錢的人,只有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會買有需要的用品(哈哈!)。

(特以寫下這「騙案」過程,源於要記錄同事們的用心及「無限創意」,令大家笑不攏嘴,否則,怎可能笑著來「出血」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