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自律的人不多,因此,才會出現各種規則要人們跟從。要是沒有這些規範、沒有人看守著的話,人們又是否會乖乖地自律?
總有一些人,心存僥倖,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作出種種「反常」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平日想做而不敢做,我們稱之為「作反」。「作反」,不一定是大奸大惡之事,可以在一些無闔痛癢之小事上「作反」:
在老師不為意的時候,學生會偷偷違規,即使是簡單如跟旁邊的同學講悄悄話、「傳紙仔」都是過癮;
在父母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們會偷偷做平常父母不容許做的事,例如偷看電視、玩電子遊戲機、吃零食等等;
在老板不在辦公室的時候,員工便享受「自由」的空氣,遲到早退躲懶是家常便飯,不好好把握這個黃金機會?真是「傻的嗎?」;
我不敢說自己未試過作反,不過,當人的年紀漸長,知道自己的責任在哪裡,明白做的事背後的影響及結果,對所看所做的,自會不如年少時般短視。有人會覺得這是不敢冒險、怕出錯的行為,我卻覺得這才是對自己對別人負責的行為。
試想想,雖然一刻的躲懶可以換來短暫的快樂,但工作是不會自然消失的(刻意推卸給他人,要其他人幫忙善後的除外),最後,還不是由自己完成?只不過是把過程推遲一點而已。既然如此,何不如常的做好自己本份,然後「輕輕鬆鬆鄧梓峰」(我知我知,這是一個超爛的冷笑話,但不知為何,剛好想起這句話)?
總覺得,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仍能一切照舊如常的話,未必會帶來任何讚賞(因是「應份」的嘛);相反,要是「作反」不當,被人當場「逮捕」的話,情何以堪?
自問臉皮薄,接受不了被人當面(或暗示)斥責,最好的方法,仍是做好自己本份。或許有人覺得,在沒人看管著的時候不躲懶,是一件又傻又愚蠢的事。然而,我卻會反問一句,誰敢明目張膽地做這事?有本事的,就乾脆在父母、老師、老闆面前做而不是在背後偷偷地做啊!
常把一個宗旨放在心中:在沒人的時候更加要自律,只會在監察下才做好自己的,不是「小學雞」行為嗎?正如,我們遵守法律,不是因怕罰怕坐牢,而是根本覺得做好本份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份內事一樣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