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

感動之門

每天接觸的門,多不勝數。自動門當然是最方便,單憑自動感應而作出開關,雖是方便,可是卻不是處處也安裝了自動門,很多時候,少不免也要用雙手來把門拉開或推開。在推門或拉門時,同時也可看到很多人生百態。


 


正常的情況下,一個跟一個的進入,第一個人把門拉開,往後的人隨即在後跟著進入,像接力賽一樣,後上來的,把手伸出來,「扶」一把,令門繼續打開,維持著開啟的狀態,令自己及跟隨在後的人不需再花氣力拉便可進入大廈/商店。然而,有些人卻連這點小力氣也想省掉,像影子般緊貼著前者,快速地「閃」進大廈,連門柄也不用觸碰。也有些人毫不吝嗇自己的臂力,即使自己已進入了大廈,手仍是握著門柄,令多幾位途人能進出,直到有另一位途人「接力」,方會放手離開。


 


我不是「公主」,從不會撓著雙手等待別人為自己拉門,相反,常為別人伸出「開門之手」,不分男女。偶然有人為自己開門,便會滿心感激,微笑點頭,加上一句簡單的「謝謝」,以感謝對方的「一臂之力」。有些有心人更是在看到自己在遠處時便已把門打開,令在遠處行走的我感到萬分的不好意思,只好加快腳步,急忙上前,好讓對方不用等候太久。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別人為我推門,我也為人家推門,有來有往,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回家時,看到一對婆孫跟著自己進入大廈,很自然地把門打開,讓他們一併跟著自己進入,然後便各自走開。想不到,之後卻在背後聽到婆婆語重心長地教導孫女,著她明白別人幫了自己(其實我那有幫忙呢?那只不過是順手而已),要緊記跟人家道謝,同時,在做錯事要跟人家道歉,這才叫禮貌。孫女連聲回應說明白。短短幾秒間,充份感到婆婆的言教跟身教,循循善誘,不只帶孫女去玩樂、照顧她的起居飲食,還切實地從小教導她做人處事的態度。


 


與此同時,也令我明白到,一個陌生人如我,一言一行,原來對身邊的人,特別是一些未懂世事的小孩,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循規蹈矩,以禮待人,不但是對人的基本態度,還是為未來主人翁樹立一個榜樣,令他們從小以及從身邊感受到被關懷、待人謙卑有禮的重要性。試想想,要是家人教導自己要待人真誠有禮,同時卻遇上粗鄙不禮貌的經驗,會令小孩子變得無所適從,無法認同長輩的教導。


 


不要看輕一個簡單微細的小動作,也不要吝嗇跟人家道謝,這看似微不足道的appreciation,自己開心的同時,人家也覺得快樂,世界也變得更和諧,說不定,更能令小孩有一個美好的經歷,從小便培養出謙謙有禮的好情操。

7 則留言:

  1. 從小就培養孩子要有感謝之心,不管他是否能够明白,一聲多謝/唔該,就能表達謝意!眼看現在很多人都會乘隙而進,但我兒卻會幫忙開門,而且習慣看看隨後有沒有人進入才把門放開,有時候像個門僮呢!

    回覆刪除
  2.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確,有時候一些很微細的事情,如一句問候、一句讚美,其實可以帶來很大的改變。

    回覆刪除
  3. 謙謙有禮的小朋友很討人喜歡,謙謙有禮的大朋友也處處受人歡迎呢!
    我也要緊記,謝謝迷女的提醒。

    回覆刪除
  4. 「多謝」一定要!

    回覆刪除
  5. 好彩仲有呢D好婆婆...唔係我地的下一代就...

    回覆刪除
  6. 我就一定會幫人開門架哪!

    回覆刪除
  7. 呢d係自自然然,由心而發,好順口就會講“唔該”~
    所以而家d細路冇禮貌,都係拜家長所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