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7日星期三

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選擇題,從來都不易。當學生時,喜歡選擇題多於論說題,只因選擇題只需在當中選出其中一個當答案,懂得回答的話,當然覺得答案顯而易見;即使不懂作答,至少還有1/21/31/4、甚或1/5的機會能猜中答案(我不是提倡胡亂猜答案);相反,論說題卻因要付出更多的心思,不能胡亂寫一堆文字便能拿到分數。但隨著年歲的長大,對選擇題卻有著不一樣的感悟。


 


選擇題,看似簡單,其實「無情」,因為它的答案永遠只得一個,非對即錯,沒有灰色地帶。相反,以論點逐一分析答案,即使未能全中拿一百分,只要說中某些重點,至少也能拿回一點點的分數,不至於全軍覆沒。


 


我不喜歡選擇,深怕自己會選揀錯誤,然而,這卻不代表我不需要選擇。我放棄選擇的權利,卻並不代表別人能「乾脆」把這權利拿走。我把選擇權交付給別人,是甘心情願的,但要是從一開始便沒有選擇的權利,便是不情不願。


 


比方說,我可以選擇在閒時上街逛街,但我卻選擇當一名「宅女」,留在家中,雖百無聊賴,卻悠然自得。然而,要是在沒有選擇下,被迫困在某一處時,即使同樣無事忙,每分每秒也是難熬的。


 


又例如說,平日生活上,我是一個無所謂的人,吃什麼、穿什麼也可以。要是出外吃飯,友人提議的食物,我是絕無異議的,反之,要我點菜,卻有說不出的難度。因此,我永遠是最願意把點菜的權利交給其他人(「坐享其成」就是我,呵呵)。偶爾,當只有自己一人用餐,「選擇恐懼症」發作,看著令人眼花撩亂的餐牌,良久也未能選出想吃的食物。然而,話說回來,要是在「絕對沒選擇權」下點菜,卻有說不出的鬱悶,最後當然未能開懷用餐。


 


歸根究底,都是「有與沒有」的問題。「有」當然比「沒有」為佳。我選擇「不選擇」,只是把權利交給別人,我需要的,是可以say yes or no的權利,而不是被強迫接受某一個狀況。當然,我也要慢慢令自己變得有主見,終有一天,我能向「選擇恐懼症」說不。

4 則留言:

  1. 選擇是無對錯的. 選擇恐懼症可能只是不想為自己責任啫, 嘻嘻

    回覆刪除
  2. 有好多人就是以不選擇來迫人同佢做選擇。我唔係話你啊。

    回覆刪除
  3. 最好是面對人生啦, 不要逃避 "I hope you dance"

    回覆刪除
  4. 係架係架~
    股市大跌,買定沽?定乜都唔做?同你標題一樣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