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誰更失禮?

每個人,在一生中,總有試過覺得「某某」曾經「失禮」自己而表現得厭惡。這個「某某」,可以是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當中,以「父母」可以算是「高票」當選。


 


請回想、再回想、再三回想,當自己還是羽翼未豐之時(遲則到中學期間,早則在小學階段時已開始),對所有事也是似懂非懂,以為自己十分「懂事」,便開始覺得父母的關懷是嘮叨,照顧是多餘,思想幼稚兼行為單純,卻以為自己「已長大」,想盡辦法脫離父母的「監管」,卻不知道自己只不過是「長高不長腦」。(捫心自問,有沒有試過要求推著父母的背,要他們匆匆離開、不想同學們見到他們?)


 


這情況,是絕對可以理解,因為這是每個青少年在成長期、青春期的必經階段。他們(包括年少的我們)覺得自己已有自理能力,父母的關心,是多餘、老土、追不上潮流,怕他們在朋輩間說出(或做出)一些「老土事」而「失禮」自己,所以寧願他們「有咁遠避咁遠」,「父母」,只會在嘴邊談及,而不會在身邊出現。可憐的父母,從此「見不得光」。


 


然而,這段日子,隨著年歲漸長,思想開始變得成熟,明白到他們對自己的體貼入微、照顧周到,是源自一份愛,是一種不能代替的福氣,更以他們為榮,以他們為傲,父母再次可以「見光」,更視他們如珠如寶。


 


試想想,自出生以來,父母從沒有嫌棄自己的無知與不足,相反,他們付出無比的愛心及時間來養育及教導自己。即使屢犯過錯,傷盡他們的心,他們都是無條件地原諒自己。他們從不認為子女是負擔、不覺得子女「失禮」他們,事事把子女放在首位,為什麼當自己「會行會走」的時候,卻無情地覺得他們失禮自己?是他們言行未符合自己心意?別忘記,自己會跑、會跳、會說話、會辯駁、會思考,全都是父母的功勞!要是覺得他們失禮自己、以他們為恥的話,自己豈不同樣失禮自己?一個連父母也不尊重的人,教別人如何尊重自己?


 


我不敢說,天下間所有父母都是完美。雖然不良父母(甚至枉為父母)仍是難以避免,然而他們只佔極少部分,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無私偉大,事事以子女為先,他們是絕對值得子女尊敬及孝愛。不屑與父母溝通,繼而無情地斥責父母失禮自己,令他們心如刀割,是誰忘恩負義、誰更失禮?

4 則留言:

  1. 就係因為你今日遇到呢D不孝細路?

    回覆刪除
  2. 可能是人生必經的事, 個個年代都差唔多~

    回覆刪除
  3. 父母對住呢的子女,真係好心痛架!

    回覆刪除
  4. 你係咪講緊嗰個醫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