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情緒起伏

捫心自問,我的情緒智商稱不上很高,時而高昂、時而失落,再者,「情緒指數」易升易跌,可以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樂上半天,同樣,可以為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干之事而發愁。除非事情真是令人忍無可忍,才控制不了自己的「面部肌肉」──「黑面」示人,否則,大部分時間仍會把不滿活生生地吞進肚裡去。


 


有人覺得,一個喜怒形於色的人,雖然有時候會令人招架不住,但至少「明刀明槍」、愛恨分明,不用別人胡亂猜度對方是喜還是哀。相比之下,一個情緒波動不大的人,詐看還覺得對方情緒控制得宜,其實是深藏不露,難以猜透對方的心。不發脾氣,並不代表這人沒有脾氣、沒有情緒,只不過,他()選擇不表達出來而已。


 


各走兩極端的,都不屬於懂得控制情緒的人。


 


情緒上有起伏,是人之常情,但起伏過大,不但傷身,更會為旁人帶來困擾。人大了,在適當時候,應該懂得在何時克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像小孩子般鬧彆扭。你有遇過一些人,工作稍不順心,便嘩啦嘩啦放聲大哭嗎?以淚水發洩不滿,雖然立即見效,但卻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小事一樁便嚎啕大哭(彷彿面對什麼「慘絕人寰」的事情似的),只會給人一個不成熟及懦弱的感覺,曲線認同自己是一名經不起考驗的人,試問如何說服別人,自己是一個能受考驗及壓力的人?


 


另一個令人困窘的情況,是那些遇上不滿時不吭半句、跟著突然揮袖離開的人。留下來的人,茫無頭緒,不知所措,俗語說「死左都唔知咩事」。加上我這個凡事總喜歡扛上身的「貪心人」,腦海裡便會浮現出無限的可能性,自動「對號入座」,把對方發脾氣的源頭全歸咎於自己身上,抓破腦皮也找不到自己開罪別人的地方,情緒大受影響,苦惱不已,更試過為此而悶悶不樂,滿肚子委屈,無從抒發而「黯然」落淚。理智上,是知道對方發脾氣未必跟自己有關,但因為未能消除這種不安感而耿耿於懷,未能成為「和平大使」而感到歉疚。


 


誠然,很多時候,這種情緒低落都是自找的。過分照顧別人的感受,對自己也是一種負擔。與其自討苦吃,倒不如「自私」一點,別讓人家的情緒影響自己,該快樂時便快樂,對於人家無理的情緒發洩,就由他自行「發癲」解決好了,千萬別「貪婪」地把人家的負面情緒「搶走」,否則,自己便成了天下間最愚蠢的人。試問,誰會可憐這個自尋煩惱的傻瓜?

5 則留言:

  1. 梗係,陪人發癲好辛苦...

    回覆刪除
  2. 哈哈﹗既然知道是﹕自尋煩惱,那就凡事看開點,不要鑽牛角尖,成日自動對號入座睇霸王戲,咁心情可能會好點。

    回覆刪除
  3. 說得對, 用不著陪人家一起"down" 嘛!

    回覆刪除
  4. 明白道理就好啦,不要被別人的情緒牽著走,當自己的主人好了!

    回覆刪除
  5. 放下就是快樂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