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功、領功、甚至俗語說的「攞彩」,都是泛指一個人在其努力一番後(或者只不過是虛有其表),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功績,從而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及認同。有付出、有努力過,總希望得到等價的回報,哪怕只是一個點頭的認同,或是一句謝謝,再辛苦也是值得。
作為下屬,當然希望在上司面前好好表現自己,把自己的優點盡量發揮,從而令上司知道自己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好幫手」。要是表現出眾,得到上司欣賞及垂青,平步青雲是「可見」的未來,「步步高昇」是遲早的事。然而,過分表現自己,卻又可能惹來上司的不滿。要是對方是一名計較、沒遠見的上司,下屬高調及出色的表現,只會惹來「功高蓋主」之嫌,他日要在他的領導下慢慢向上爬,更見渺茫。
一個既成功又令人佩服的上司(或老板),是不會「害怕」身邊有一位出色的員工,相反,應為擁有一名「得力助手」而感到自豪。出色的員工為上司分擔工作,令上司可以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更嚴峻或艱鉅的問題,達到雙贏。
很多人會抱怨上司無良,「有功上司領,有禍下屬揹」,無論自己付出多少努力、心血,要是成功的話,「彩」永遠屬於老闆,而在背後默默耕耘的一眾下屬卻得不到公平的對待。的確,人人也會對這些無良上司咬牙切齒,卻又敢怒而不敢言。反之,一名成功及令人敬佩的上司,可以有「領功」的權利,同時也要有「背鑊」的責任。
我不介意在幕後當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嘍囉」,把努力的成果交給老闆,然後由他向其他人陳述,只因為我有一個好上司、好老闆為我護航。他(們)願意站出來作我(們)的擋箭牌,為我(們)「擋箭殺敵」,好使我(們)能在一個平靜而安全的環境下埋首工作,繼而把工作完美地完成,不用分神,不用一邊急著想對策一邊趕忙把工作完成。一名有承擔、有「肩膀」的上司,既然能為下屬擋駕,冒著當「箭靶」的危險接箭擋刀,他當然絕對有資格代表部門來贏取別人的認同及讚賞。
只要明白,各人有自己的崗位,「小員工」有他的「粗重工作」,而作為老闆的,也有其更重要的職能。工作,是群體工作,單憑一人之力,是不能把工作完成。一名有遠見的真老闆,是不會把讚譽偷偷放到自己「口袋」裡,而是會把它分享給每位員工,增加員工成就感及歸屬感;當有錯失時,不會諉過於人,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願意為下屬承擔責任。
只要老闆是一名處事分明的人,他又豈會不知道那一個下屬能幹、那一個下屬只會胡扯吹噓?不用刻意在老闆面前炫耀自己有多能幹,因為統統心中有數。「彩」,有時候不用刻意爭取,它也會自動被「掛」到頸上作為獎勵。
默默耕耘看似是被動、不會爭取的表現,但把這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是自己最佳的資產,終有一刻,會被發揚光大。
恭喜迷迷有個好老闆!
回覆刪除你個老闆其實真係算唔錯架啦。
回覆刪除我有糧出就得架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