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

速戰速決



在步伐急速的社會裡,「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導致人人也以快為先,無論是上車、下車、出入電梯等,很多人也希望「快人一步」,但在某些情況下,卻往往故作禮讓,「玉步」慢慢向後移。回想一下,想當年,面對考試(例如口試、體育、音樂等等)、比賽或做簡報時,總希望自己不是當一個出場的人。第一個出場(出賽)的,正因為沒有人作比較,「打頭陣」的,壓力自然比正常為大,緊張得頭皮發麻更是家常便飯。


 


有人作「先頭部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或許,「先頭部隊」未熟悉當中的環境及流程,未必有足夠的熱身,出現錯漏、失誤也是正常不過。正因為前車可鑑,為在後期出場的人「打底」,要是能及時汲取當中的好與壞,說不定,表現或許比早出場的更好。


 


究竟,先出場的「著數」?還是「壓軸」的吃虧?


 


早前,看過一篇文章,內容大概是輕講述考試/簡報時的先後次序。大部分人也希望選擇越遲出場越好,反而很少人願意作第一個出場,主要原因,都是離不開緊張這因素。我當然也是其中一分子。然而,看完作者不一樣的看法後,卻有新的啟發。根據作者所言,早出場其實有其好處,試想想,一個考試(或簡報),歷時數小時之久,要是能速戰速決,早一點出場,早一點完成,壓力自會一掃而空。與其遲早也要把考試(或簡報)完成,遲一點出場,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帶著誠惶誠恐的心情?這不是另類的精神虐待嗎?


 


作「先頭部隊」,很大機會成為「炮灰」。看似是「不幸」,但一旦把「任務」完成後,卻是最輕鬆自若的一位。最遲出場的一位,要緊張兩三小時之久,相反,當上「先頭部隊」的,緊張的時間,大為縮短,說起來,它還有其「好處」啊!再者,大部分人也會對先出場的多加包容,即使稍有瑕疵也會欣然接受,相反,在後期出場的,會假設他們會汲取前者的錯漏,自會把期望提高。


 


要是能有選擇權的話,究竟會選擇做一馬當先的「先頭部隊」?還是作「壓軸」、把出場的次序安排得越遲越好?嗯,我會選擇‧‧‧不出場,可以嗎?


 


這當然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最後,還不是需要硬著頭皮把它完成?先行調節自己的心理質素,適度地「安慰」自己,或許,能幫助自己,放鬆極度緊張及繃緊的情緒。

3 則留言:

  1. 我寧可當「先頭部隊」,緊張少陣啦

    回覆刪除
  2.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行就行先 死就死先

    我覺得乜嘢都係講時機囉~

    回覆刪除
  3. 但我諗起選乜姐物姐第一個出場評判總係手緊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