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打招呼問好,say 一聲hi,一句「how are you?」,幾乎每天也會說上或會聽到,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會答「很好啊」或是「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這該是幼稚園時老師教導的「基本」會話吧?哈哈),但在背後,是否真的如口中所說的那麼「fine」呢?
無可否認,有時候的問候,只不過是一個公式化的開場白,一個為了打開話匣子而說的「問候語」,問了便算,根本不會在意對方的答案是什麼。想深一層,也能理解,倒不成跟一個初見面的陌生人,甫開口便訴苦訴不停吧?一句「fine」或「good」,既可以得體地回應對方,同時也可以搞好氣氛。
心情好時,說一句「I am fine」,當然是自然不過之事。然而,當心情有起伏時,卻又怕負能量轉發給「無辜」的他人時,只好口不對心,捂著真感覺,硬著頭皮說自己過得「還不錯」,這種善意的謊言,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在說出口之前,謹記先說服自己真的「fine」,否則,勉強自己苦著臉說「fine」,比直接說「不好」,樣子會更突兀難看。
偶然有一刻的「衝動」,真的希望把真相真話說出口,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真感覺,開心便開心,moody便moody,但再細想,在陌生人面前太坦白(尤其是在社交場合),或許會嚇怕對方,無奈只好把真感覺吞回肚裡去。
要是不停重覆說著同一個謊言,終有一天,自己也被自己蒙騙。那時候,只會難為了自己。因此,「私下」要適度地調節情緒,跟自己說,「I am not that fine, BUT I will be fine VERY SOON」。到時候,當人家問我過得可好時,我可以由衷地說「好到不得了」,而不是捂著良心說反話。
ok 喇
回覆刪除我就是經常口不對心的那位
回覆刪除社交禮儀,不如那麼認真啦!
回覆刪除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呢句已經變成條件反射
回覆刪除有時都唔太敢同人講NOT FINE,好似講左對方唔知點算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