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壇有「巨肺」之稱的前輩跟新一代「小巨肺」的風波,鬧得滿城風雨。前輩覺得後輩對自己視而不見而覺得對方沒有禮貌、不懂尊師重道。後輩以各種原因解釋自己為何不主動上前跟前輩問好,最後更要作出道歉,當中誰是誰非,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箇中真相。近日前輩更繼續「發功」,把她從前遇過的眾星的種種行徑一一作出評論,相信會引來更大的非議。
要是嘗試從兩人的角度出發,不難發現,這次的風波,可稱得上是「公說公有理」的羅生門事件:
從巨肺前輩的眼中,覺得自己地位得高望重,早在數十年前已是「姐級」,更覺得自己以現在的江湖地位來算,直達「神級」境界,小輩「有幸」見到他們,當然要爭相上前必恭必敬、甚至膜拜,才能顯出他們的與眾不同。要是小輩對他們視若無睹,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內,簡直是一大羞辱!這一切也歸咎於年輕一輩的通病:自視過高、自以為是、目中無人、連基本禮貌也欠奉等等,作為前輩,再不能忍氣吞聲,要不平則鳴,把事實說出來,新一代才能從錯誤中得知自己的缺點。畢竟,忠言逆耳,把事實說出來,便早已預料引來他人的不滿,然而,不吐不快,不把憋在心裡的話說出來,那就違背了自己做人宗旨及埋沒了自己的真個性!
在小巨肺眼中,前輩雖是前輩,但這又如何?So what?人是要向前看的,總不能永遠停留在過去的光輝歲月。昨天我心情欠佳,今天我不在狀態,不打招呼、不合照,也是合情不理。雖然大家在同一場合出現,要「排除萬難」走上前跟一個相隔幾代的前輩寒暄,幾乎沒聽過對方多少首的首本明曲,卻硬要說「我細細個已很喜歡聽你唱歌」,是一件多麼難堪的事啊!要是真的硬著頭皮上前作自我介紹,倒不成,又被一些人(同行或記者)嘲諷自己在擦鞋、巴結、甚至攀龍附鳳,被人說一句「都唔知搏乜」,名聲便一朝喪。每逢見到一個人便打招呼,好聽一點,便是有禮貌,難聽一點,便是虛偽。要違反自我來滿足他人,套用Handlababy的一句話:「我接受唔到囉!」。不過,與其天天不斷被疲勞轟炸,fine,我作出道歉,下次見面會「主動」上前跟前輩問好,這樣夠得體了吧?大家可以轉換話題吧?
(以上所講的,也只是憑空虛構出來,並不是真實)
平心而論,前輩作出的批評,某程度上也反映了現實,過份自我而欠缺應有的社交禮儀,凡事以「我」為先,不黑臉轉身走已是天大的面子。而前輩的高傲,要求所有後輩見到自己也要上前問好,也好像有點苛刻、極端。試想想,當自己身處一個社交場合,也未必能確保自己能有機會對所有人打招呼。凡事自然便好,要是有一個人就在自己跟前,卻假裝看不見對方,這絕對是沒禮貌的表現;相反,要是對方跟自己相隔十萬百千里,刻意走到對方面前而寒暄一番(大前提是,那只是萍水相逢的人,而不是相識的朋友),不是更突兀奇怪嗎?
這「故事」教訓我們,凡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是非出現。做得好與壞,某程度上,也是以個人觀感為主,當你以為做得足夠時,於他人而言,卻是不足。當然,要是能做到面面俱圓(真心而不虛偽)的話,得失別人的機會便會大減。
其實巨肺前輩更小家
回覆刪除lol, I guess I have to call my mom to figure out what happened :-p
回覆刪除甄妮就算把啦,成日都要人同佢打招呼,打少次駛死咩,成日話人無禮貌又唔見佢有禮貌,擺明係度做宣傳...
回覆刪除觀點同角度唔同囉. 宜家的當權著話咩八十,九十後, 其實以前佢地都是比人話六七十後的嬉皮士.
回覆刪除都係嗰句: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回覆刪除見到呢D人,一係提早閃開,一係隔一絛街就大大聲躹埋恭同佢打招呼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