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愛一個人,你會義無反顧、不問理由地愛下去;
要恨一個人,一個理由也嫌多;
當愛情還在萌芽階段時,你會不停地想著對方的好,把對方的優點無限放大。這時候,「妄想症」便會隨時「發作」,對對方的一言一行作出無限的憧憬與幻想。那怕對方只是說了一句普通不過的說話或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在自己心中,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總是覺得是對方待自己特別好、是特意為自己而做。
似愛非愛,時刻在猜想對方的心事,內心跌宕起伏,心臟隨時負荷不來。能成功度過這「曖昧期」,修成正果,這段關係便得以繼續下去。關係能持守到老,還是曇花一現,且看雙方如何維繫這段感情。
然而,事實上,有多少人能成功跨越曖昧期這個臨界點而跟對方展開一段感情?很多時候,愛情的種子,在萌芽初期時已經枯萎,未曾深愛已無情,最後只剩下自己一人獨自神傷。
你喜歡對方,對方也喜歡你,當然一拍即合。要是這份愛意只是單向的話,這份情便只能埋藏於心底裡。特別是知道對方是永遠不能跟自己一起的話,越愛便越痛苦,要減輕痛苦,唯有叫自己別愛上對方。可是,愛這回事,並不能以理性作主導。要跟「愛」說再見,唯有想著無限個理由,說服自己並不愛對方,甚至不能愛上對方,對方並不是想像中的完美。只有不停地放大對方的缺點,甚至把優點扭曲成缺點,才能給予自己一點「理由」,好使自己能放下這份愛。
明明對方充滿上進心,卻偏要把對方說成事業心過重而忽略身邊的人;
明明對方是熱心助人,卻偏要把對方說成是「好心做壞事」、無事忙;
明明對方是謙虛有禮,卻偏要把對方說成是虛偽、討好別人;
明明對方是一個好人,為何硬要把對方說得一文不值?難道只能在對方「貶值」後,不愛對方,甚或找個理由討厭對方,才叫做心安理得?
可是,越是想辦法想著對方的壞,便越發覺他的好,這時候,更覺得這份愛,愛得難以自拔。別再刻意想著對方的好,也別企圖說服自己對方有多壞,這樣,只會令自己繼續無止境地愛著一個不能愛的人。
不過知易行難,永遠當局者迷。
回覆刪除愛這個字真的好難測的,但有愛是好的.
回覆刪除其實其他事同愛情呢件事都係一樣,都係觀點與角度問題囉!
回覆刪除當局者迷,往往不能用理性分析,外人很難明白箇中因由!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