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的社會,逐漸步向全球化,無論身處在那方,已經變得不再重要,只因科技已把人的距離逐漸縮短、減少、甚至消除。昔日,要是我們不「親身」到另一處,是無法把工作及文件轉交及完成,也無法跟其他人接觸與溝通。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不再需要「飛鴒傳書」,改為寄信,數天後,對方便收到信件而得知自己的最新消息。又因為寄信需時,造就了「速遞」這行業的興起。然而,無論速遞的效率有多高,仍是需要約干時間把文件轉送到另一方,漸漸,電子郵件便開始盛行,不消一分鐘,訊息便可傳遞到對方手上,要得到最新消息,何其容易。
不但是訊息上的傳遞,甚至樣貌,也可以透過先進的科技,令即使遠在地球另一方的親戚朋友,透過不同的軟件或媒介而在眼前出現。唯獨現在還未有一發明出現,可以跟遠方的親朋好友來一個親身大接觸。但是,誰能預料呢?或許,在未來的數十年間,有一發明家能把這事夢想成真?到時候,雖身在遠方,卻近在咫尺,真的做到「零距離接觸」。
我沒有這樣貪心,以現在的科技發展而言,我已感到十分滿意。他日不論科技發展先進到什麼地步,只要能方便及造福人群的話,相信大家也是無任歡迎的。
正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而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縱然人已離開本身所屬於的地方,只要能找到一台電腦、一個電話甚至一個軟件,透過一個大家通用(或共同)的媒介,便可以「現身」,誰會真正在意你現在究竟身在何方?
忽發奇想,我所以「存在」,是因為我透過一個特定的介面來跟人接觸,我是否真正存在於某個空間,又是否重要?同樣,我看似「離開」某環境,理論上,已不再屬於某一個空間,只不過是別人未得悉,不知道我已離開而已。
偶爾我在想,要是有一刻,我離開遠去,會有人發覺我的不存在嗎?還是根本沒人意會到當中有任何分別?
說是離開,在某程度上卻是帶著一絲連繫;
說仍存在,卻又有著一個觸不到的距離;
說穿了,人雖重視肉體及視覺上的近距離接觸,但卻遠不及心靈上的緊密連繫來得重要。要是彼此在心靈上是相連的話,縱然相距十萬八千里,也阻擋不了當中的微妙關係,要是當中建立了一道如鐵幕般的厚厚隔膜,哪怕我站在你眼前,你我也會把對方視而不見。
是存在也好,是離開也好,甚至是消失也好,一切也是源於自己的想法,是否physically present,一點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mentally是否仍然存在。
I see you online...now I don't...haha..haha...
回覆刪除chat later..
<(=^-^=)> ava
沒有電腦, 沒有接觸一樣存在的, 沒有人聽到樹倒下的聲音, 唔代表樹沒有倒下來.
回覆刪除我在想如果我們在現實擁抱不了迷女,日後可以透過虛擬雷射影像相親相愛
回覆刪除科技的確幫助人類,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卻像少了許多,要是同一屋簷下也要靠電腦維繫,有時候會反思,是進步還是退步呢?
回覆刪除忽然好Descartes...I think therefore I am ...講真,到而家「存在」呢回事,點樣由靈魂控制肉身,真係仍然係一個不解之謎。
回覆刪除無啲信德囉~
回覆刪除有啲嘢一定要信的, 唔係就無得好講的了. 例如人人平等~
回覆刪除唔信好過信錯, 嘻嘻
回覆刪除我思故我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