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總會哃嚇小孩,要是不努力讀書,長大後便會一無是處,更可能淪為乞丐,在街上討食(這話套用在現今社會,恐怕已不合時宜,但對當時欠缺物質的年代,的確起了一點點的作用)。
小時候,父母總會跟小孩子說,「要小心陌生人,別隨便跟陌生人搭訕,因為他們很大機會是『拐子佬』、『金魚佬』。」。小孩子聽罷,都會變得額外小心,緊緊地捉著父母的手,即使面對陌生人善意的招呼也會視而不見、低頭不語,甚或彷如遇到邪魔鬼怪,先放聲大哭,繼而拔足狂奔。
「拐子佬」、「金魚佬」、「丫烏婆」、「乞兒公」,這些看似old school的名詞,年紀需要有若干「分量」才會知道他們是何方神性。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令人聞風喪膽的「人物」,幾乎已絕跡於香港。誰知道,這些「顯赫一時」的人物,現在又「重出江湖」,令父母、小孩擔心不已。
其實,不論有沒有「拐子佬」的出現,作為父母,無時無刻也需留意及照顧小孩,以防發生危險或意外。不少「直昇機」父母,在子女還未真正「面對」問題時,已經急不及待「空降」為他們解困,令他們漸漸造成依賴及失去自理或保護能力。即使子女在公園裡,也長期處於「被監察」狀態,不容有絲毫的差池。相反,有些父母,卻過分縱容子女,對他們的莽撞及失控行為不以為然,以為這是「自由開放」的教育態度,卻同時令意圖不軌的人有機可乘。
不論是「嚴密監控」還是抱「開放自由」的育兒態度,同樣未必避得開「拐子佬」的垂青,關鍵在於如何「緊貼」子女外,還需要從小教導他們,別輕言相信陌生人,要時刻提高警惕。除了依賴及相信照顧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傭人等等)能為小孩「把關」外,小孩本身的警覺性及戒心,同樣不能忽視。縱然未必能把「拐子佬」擊退,至少,也不會令他們輕易得手。
不論「拐子佬」是否已經重臨香江,還是只不過是一些憑空捏造的傳聞,作為父母,實在有必要從小教導子女,如何好好保護自己的人生安全,方為上策。畢竟街上除了可能出現「拐子佬」外,還有其他更可怕、更危險的事情發生,例如,交通意外。要是不小心看顧著小孩的話,意外便會隨時發生。
I think all those are rumor, but still I will be careful as usual when we come back to HK in May.
回覆刪除警察仲要downplay,世間邊有咁多誤會。自求多福算了...
回覆刪除最人真係搞到好多父母驚惶失措呀!
回覆刪除抱著沒有陌生人的世界..是幾危險
回覆刪除其實你講嗰幾個OLD SCHOOL名詞我細時空係未聽過,因為我屋企好少講呢d~
回覆刪除不過我記得有一次,喺街上同simple媽失散咗,我自己返咗屋企,唔係話自己走失咗,而係同屋企人話:「媽媽喺街市走失咗!」諗起都幾好笑!
要教小朋友分清是非, 如果有一年級以上, 應該可以安全d, 太細的小朋友, 一定要有大人看管, 香港, 已不是一個簡樸的城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