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物質生活沒有現在般富庶(雖然現在仍是十分草根),能擁有一件心頭好,即使不值一文,卻已能令人樂上大半天。名店,不是我等草根人士涉足的地方,相反,街上的小攤檔,特別是「車仔檔」,五花八門的小物品,令人目不暇給,從中展開一場尋寶遊戲。
對小女孩而言,「寶物」不是玩具便是「扮靚靚」的小飾物。一頭短髮,從來不需為髮飾而傷腦筋,頭飾自然成了一件多餘的物件。自從擁有「頭髮長短自主權」後(這已是很多年後的事了),方有機會為自己添置頭飾,成了課餘後的一大娛樂。不一定要買下來才高興,相反,只要能碰上它,看看摸摸,已足夠了。
隨著社會的改變,流動車檔買少見少,不是被店舖所取締,便是因為條例的關係(阻街、無牌),逐漸被社會淘汰,慢慢在街頭消失,留下的,只是一幕幕的回憶。
街頭賣髮飾,已成了童年回憶。現在偶然也會在街上看到流動小販車,當中賣的物品,仍是五花八門,但卻是大同小異,他們都是在販賣什麼呢?原來都是千篇一律的智能手機的配件。
小時候曾笑言,要是自己有打耳孔的話,那將會是一個噩夢,因為會為買新穎耳環而大破慳囊!時至今日,同樣的話,一樣能應用在智能手機身上!假使自己現在手執一部智能手機,看到琳瑯滿目的配件,千萬款手機殼、防塵塞、手機套、耳機線等等,要忍手不買,是一項自制能力的大考驗呢!為手機變身,猶如換衣服一樣,是自娛還是浪費,便見仁見智了。
不禁在想,智能手機的出現,不但令手機公司發大財,同時令周邊出現不少商機。要是能看準時機,說不定,第一桶金就在眼前。只可惜,當某一類型的產品過於主導市場,所看到的,都是單一化的物品,於其他消費者而言,變相選擇少了,真是無奈。
不論是在大街還是小巷、是大商店還是「格仔舖」,來來去去,還是以售賣相關配件為主(因為不愁生意啊),令其他商戶(或產品)的生存空間大大減少。以往的創意、創新的思維,全都只用在單一的手機身上,太不平衡,太不健康了!
我懷念昔日令人花多眼亂的車仔檔啊!雖然現在的車仔檔都有令人「嘩」聲不斷的效果,但它的種類還不是手機殼、手機殼及手機殼?還有別的選擇嗎?
依家物資太豐富...
回覆刪除車仔檔變成格仔鋪,又一特色消失啦…
回覆刪除我無乜買手機配件
回覆刪除不過而家灣仔同旺角都仲有好多小販,總算有少少以前的畫面。
回覆刪除入夜之後銅鑼灣都仲有,不過都只係D淘寶貨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