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7日星期一

回頭信

現今,會親手用紙筆寫信,然後貼上郵票,投遞到郵筒寄出,已經買少見少。雖然信件電子化是鐵一般的事實,但相信仍有不少人享受寫信、寄信及期待收信的過程。

寄信人,當然希望寫的信能順利寄到收件人手中。不過,信件要成功收到,仍是需要「過關斬將」:信件會否遺失(本人對郵政服務充滿信心)?會否寫錯地址?派信時,會否錯派信箱,如放錯上下一層的信箱(例如地址寫得含糊不清)?要是派錯了,對方會否把它放回管理處或正確的信箱內?會否有不法份子把信件偷掉?

這一切,都會影響信件派遞是否成功。

不知道大家寄信時,會否有一個習慣,把回郵地址也寫上?寫上回郵地址又是否有實際用途?

當自己寫信時,最怕是自己不小心寫錯地址,因為地址一旦錯誤,便無法把信件寄出,變成功虧一簣。因此,每次也反覆檢查,確保百分百正確,才敢把信件放到郵箱中。

最令人沮喪的事,是時隔多時,突然,在信箱中出現一封似曾相識的筆跡及信封!原來,信件無法投遞而寄回!該寄的寄不出、該收的收不到,真是「無語問蒼天」!然而,換個角度來看,至少,要感恩自己把回郵地址寫上,因為它真的會發揮出最強的用途啊!以及,要感激錯寄地址的人,他們願意花一點時間把「無此人」的信件交回郵局/郵差手上,再轉寄回寄信人,至少,可以令寄信人知道,寄信目的「失敗」,繼而作出相關的「應變」及改善「措施」。

雖然,寄信沒有電郵般快捷方便,但是,要是能收到一封親筆寫的信件,再多花時間預備和等待,及要承受郵遞上的風險(電郵何嘗不是有風險?),感覺上仍是值得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